記者 王若曄

  2月22日,川觀新聞記者從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獲悉,2022年,四川先后遭遇蘆山、馬爾康、瀘定3次6.0級及以上強烈地震和旱澇急轉、綿長秋汛秋雨等極端天氣過程,“地震+降雨”導致全省地質災害多發頻發。

  面對嚴峻復雜的防災形勢和艱巨繁重的防治任務,2022年,全省累計主動避險轉移受威脅群眾112萬余人次,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17起。

  為總結推廣地質災害成功避險經驗,進一步提升全省地質災害防范應對能力,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選取梳理并發布了2022年10起地災成功避險典型案例。一起看看,這些案例有何啟示?

  案例一、重視非汛期地災隱患巡排查

  時間:2022年2月12日12時50分

  地點:阿壩州松潘縣小河鎮豐坪村下街組

  事件:成功避讓滑坡地質災害,避免了1戶4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2月7日,小河鎮政府、豐坪村兩委在例行巡(排)查時發現該地災隱患點有零星落石和垮塌現象,立即報告縣自然資源局,并加強監測巡查,提前做好避險準備。

  2月10日,垮塌跡象愈發明顯,巡查人員立即動員撤離1戶4人。2月11日,松潘縣自然資源局會同駐守支撐單位到該隱患點開展應急調查,經過現場研判發現發生滑坡的可能性極大,縣委、縣政府在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相關部門于當日17時前,完成8戶25人受威脅群眾的有序疏散轉移,并做好轉移人員安置管控安撫工作,嚴禁轉移群眾擅自返回。

  2月12日12時50分,小河鎮大巖山發生滑坡地質災害。由于組織有力、處置果斷,提前組織所有受威脅人員轉移避讓,避免了1戶4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重視非汛期地災隱患巡排查。松潘縣樹牢“四季防地災”理念,高度警惕非汛期地質災害風險,搶抓冬春季草枯葉落、隱患易于發現的有利時機,扎實開展地質災害巡查排查工作,及時發現了隱患險情。

  案例二、突出基層干部群眾在防災減災中的主人翁地位

  時間:2022年4月28日11時31分

  地點:達州市大竹縣四合鎮新寨村6組

  事件:成功避讓滑坡地質災害,避免了1戶2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

  4月27日16時53分,大竹縣自然資源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四合鎮人民政府按照地災“三查”工作要求組織相關單位及村組干部開展地質災害巡排查工作。

  4月28日上午7時,新寨村6組清明埡口村民發現自家房屋后有滑坡裂痕跡象,立即上報村支部書記,村組干部根據地災宣傳培訓所學知識,立即有序組織受威脅的3戶4人緊急撤離。

  11時31分,該村民房后突發滑坡災害,因提前轉移避讓,避免了1戶2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突出基層干部群眾在防災減災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調動干部群眾動態查災、積極報災、主動防災的積極性,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防范地質災害的強大合力和良好氛圍,打贏地災防治“人民戰爭”。

  三、做好主動避險管控,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

  時間:2022年5月4日10時40分

  地點:樂山市峨眉山市九里鎮興陽村4組

  事件:成功避讓滑坡地質災害,避免了5戶17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

  3月10日,峨眉山市自然資源局會同九里鎮政府組織技術專家及鎮村干部開展汛前日常排查時,發現九里鎮興陽村4組個別地面出現裂縫,經專家確認將該點列入峨眉山市縣級地質災害預案點,納入日常監測。

  4月16日,市自然資源局會同九里鎮政府對該點進行現場復勘,在確認影響范圍后,立即將受威脅群眾共11戶36人全部進行了提前避險轉移安置,并安排專人進行24小時值守,設置警戒線,防止群眾擅自返回。

  4月21日,市自然資源局會同九里鎮政府組織專家召開現場論證會,決定將該隱患點全部住戶進行避讓搬遷安置。4月28日完成搬遷協議簽訂工作,5月1日實現全部財產搬離。5月4日上午8時,監測員在例行巡查中發現山體出現異常響動并立即報告,相關部門接到報告后,立即采取現場臨時交通管制措施。10時40分,該點位發生滑坡,因提前組織受威脅群眾避讓搬遷,避免了5戶17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做好主動避險管控,基層政府、有關部門、村組干部及防災責任人在險情出現時響應迅速、處置果斷,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加強現場管控,避免了人員傷亡。

  四、完善多部門協同配合的防災減災體系

  時間:2022年6月10日02時

  地點:阿壩州馬爾康市草登鄉科拉機村4組

  事件:成功避讓滑坡地質災害,避免2戶12人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6月9日16時30分,在接到阿壩州自然資源局發布的未來48小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后,馬爾康市自然資源局值班人員立即將預警信息通知到各鄉鎮防災責任人、地災隱患點監測員、在建工程管理人員等,提醒做好監測預警、隱患巡排查等各項防災工作。

  20時51分2.9級地震發生后,草登鄉科拉機村俄熱塘滑坡監測員發現房屋旁一條從未斷流的小溪斷流,根據平時地災宣傳培訓所學知識判斷,可能會發生較大規模地質災害,隨即將受威脅群眾全部撤離至安全地帶。

  6月10日零時3分左右,草登鄉科拉機村突遇5.8級地震,凌晨1時,再次遭遇6.0級地震,強烈地震導致俄熱塘滑坡復活,導致2戶房屋垮塌。因監測員履職到位,受威脅群眾避險撤離及時,避免了2戶12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完善多部門協同配合的防災減災體系,自然資源、氣象部門嚴格落實“一日一會商、一日一調度”工作機制,聯合發布氣象風險預警信息,及時逐級傳達到位。同時,監測員認真履職盡責,第一時間發現常流溪水斷流,判斷可能發生地質災害,連夜轉移受威脅群眾,用實際行動筑牢了地災防治第一道防線。

  案例五、壓緊壓實各級防災責任

  時間:2022年6月17日20時15分

  地點:涼山州冕寧縣棉沙鎮龍家溝村7組

  事件:成功避讓泥石流地質災害,避免了6戶14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6月17日,涼山州防汛防地災專班要求各縣(市)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短臨預報信息。17日18時,冕寧縣自然資源局向各鄉鎮(街道)、縣級相關部門、礦山企業、在建工程項目及監測員發布提醒信息。

  20時20分,棉沙鎮下小雨,龍家溝村7組村文書、監測員在例行巡排查時聽到溝道上游有轟隆聲,根據平時培訓所學地災防范知識,判斷可能會發生泥石流,于是立即組織溝口村民進行緊急避險轉移。

  20時25分,棉沙鎮龍家溝村7組突發泥石流災害,因提前轉移避讓,避免了6戶14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涼山州根據防災實際,探索制定了地質災害防治“三長一員”機制(即包鄉縣級領導為“點長”,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為“常務副點長”,鄉鎮班子成員為“副點長”,縣自然資源班子成員、縣級地災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人、包鄉縣級部門負責人為“督導員”對點位包干、分工負責),有效壓緊壓實了各級防災責任,使“三查”“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等剛性制度在鄉鎮、村組得到堅決貫徹落實。

  案例六、基層干部時刻繃緊地災防范這根弦

  時間:2022年6月19日19時

  地點:甘孜州九龍縣雪洼龍鎮雪洼村雪洼組

  事件:成功避讓泥石流地質災害,避免了5戶21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

  6月19日16時16分,雪洼龍鎮雪洼村開始下冰雹,雪洼村村支部書記提醒村民注意安全。

  18時22分,雪洼村雀枯溝流域內雨量增大,村支部書記立即組織村民進行轉移,同時向鎮長報告雨情,并在18時25分將全部人員轉移至臨時避險安置場所。19時雪洼村雀枯溝發生泥石流災害,因提前避險轉移全部受威脅群眾,避免了5戶21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基層干部時刻繃緊地災防范這根弦,遇降雨即現場部署安排巡查監測工作。發現險情后立即組織危險區內受威脅群眾進行轉移,有效避免了因災人員傷亡。

  案例七、堅持“早撤快跑”

  時間:2022年7月13日20時45分

  地點:自貢市榮縣旭陽鎮馬石村3組

  事件:成功避險崩塌地質災害,避免了1戶2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

  5月中旬,自貢市地質災害指揮部發文要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隱患風險“拉網式”巡排查,榮縣旭陽鎮政府在本次排查中發現,馬石村3組金山子山周邊靠山靠崖危險區內住有2戶3人。

  5月18日,縣地災指辦組織駐守支撐專業技術人員對該處隱患進行現場踏勘核查,并將該點位的危險性告知當地駐村干部和受威脅群眾。鎮政府立即落實監測員對該點進行密切監測,并動員受威脅群眾撤離危險區,5月26日,危險區2戶3人通過投親靠友等方式實施汛期主動避險搬離。

  7月12日22時50分,縣地災指辦發布地質災害藍色預警信號,并第一時間推送預警信息,提醒做好防災工作。鎮政府接到預警信息后,立即安排該處監測員到現場查看受威脅群眾是否有擅自返回情況,確保人員安全。

  7月13日20時45分,榮縣旭陽鎮馬石村3組金山子發生崩塌災害。由于提前轉移安置,避免了1戶2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充分發揮駐守專業技術人員作用,通過現場核實,準確分析研判隱患風險和發展趨勢,為基層落實防災責任和防范措施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同時,堅持“早撤快跑”,收到預警信息后,立即組織受威脅群眾避險轉移,特別是對崩塌這類把握不準的隱患風險,實施汛期長期避險,牢牢掌握了防災主動權。

  案例八、確保預警對象逐一“喊醒”

  時間:2022年7月14日03時40分

  地點:廣元市青川縣茶壩鄉青新村水口社區

  事件:成功避讓泥石流地質災害,避免了6戶18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

  7月13日下午,省、市地災指揮部辦公室對青川縣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縣地災指揮部對茶壩鄉青新村發出地災橙色預警信號并實時發布雨情通報,要求涉及鄉鎮動態開展調度工作,督促指導各村社、隱患點做好各項防災工作。

  13日晚,市、縣地災指揮部再次發出雨情通報和地災氣象風險預警信息,要求各鄉鎮對隱患點及周邊區域加密巡排查,嚴格執行“三查”“三個緊急撤離”要求,果斷采取措施組織受威脅群眾提前避險轉移。茶壩鄉政府收到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組織村社干部、自然資源所工作人員開展雨中巡查,并組織地質災害隱患點及臨溝靠崖地區受威脅群眾提早避險轉移。13日22時左右,青新村水口社區受威脅群眾全部轉移撤離。

  14日03時40分,青新村水口社區突發泥石流災害。因提前轉移避讓,避免了6戶18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做好預警預報,建立地災預警信息“30123”叫應機制,壓實“監測、預警、處置、反饋、檢查”各環節責任,接到氣象和地質災害風險預警后,第一時間發送各鄉鎮防災責任人和監測員并予以確認,確保預警對象逐一“喊醒”。

  案例九、堅持培訓演練,提高防災意識

  時間:2022年8月23日04時

  地點:涼山州德昌縣樂躍鎮群英村3社老鷹巖溝

  事件:成功避讓泥石流地質災害,避免了7戶26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

  8月23日00時23分,涼山州氣象臺發布短臨氣象預警信息,提醒注意防范災害性天氣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01時50分,省修復防治院“四川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短臨預警系統”與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山地災害風險模擬與險情預報系統”共同向涼山州地災防治負責人,以及樂躍鎮、群英村防災責任人和監測員發送未來2小時泥石流災害短臨預警信息,提醒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03時20分,樂躍鎮黨委書記帶領值班組及包村干部趕赴群英村組織受威脅群眾撤離。03時27分,德昌縣氣象臺對樂躍鎮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縣防汛防地災工作專班立即將信息傳遞到鄉(鎮)、村組和監測員,提醒加強巡排查、做好避險轉移等工作。03時33分,包社責任人和老鷹巖溝泥石流監測員加快組織受威脅群眾16戶76人緊急避險撤離。04時左右,老鷹巖溝暴發泥石流災害,由于威脅區內所有群眾提前安全轉移并妥善安置,避免7戶26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堅持扁平化指揮,確保關口前移。州、縣建立了多部門聯動、信息共享、實質化運行專班和直達基層的扁平化指揮調度機制,實現聯合會商、信息直達、聯動響應。同時,堅持培訓演練,提高防災意識。在常態化組織開展地災宣傳培訓和演練的基礎上,重點加強了夜間、暴雨、“三斷”等特殊場景下的實戰演練,進一步增強基層干部群眾防災意識、自救互救能力。

  案例十、充分發揮駐守專業技術隊伍支撐作用

  時間:2022年8月30日21時30分

  地點:巴中市通江縣板橋口鎮野茶壩村2組

  事件:成功避讓滑坡地質災害,避免了2戶5人可能因災傷亡

  避險經過:

  7月23日,監測員在雨后核查時發現崖坎潭滑坡隱患點后緣裂縫變形加劇,第一時間上報通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局迅速組織駐守專業技術人員對該點進行現場復核,并將該隱患點危險級別由中風險調整為高風險。通過會商研判,板橋口鎮決定采取“空巢度汛”的方式,隨即將受威脅的2戶5人全部轉移至板橋口鎮街道并妥善安置,直至汛期結束。

  同時,在滑坡危險區設立警戒線,加強S204交通通行管控,在原住房門上加鎖、貼封條,落實專人盯守,防止被撤離群眾返回危險區居住。

  8月30日21時30分,板橋口鎮野茶壩村2組崖坎潭發生滑坡災害,因提前撤離妥善安置,避免了2戶5人可能因災傷亡,實現成功避險。

  經驗與啟示:充分發揮駐守專業技術隊伍支撐作用。在接到險情通知后,駐守技術人員及時趕赴現場核查,分析險情趨勢,合理調整隱患風險等級,為落實防范措施提供決策依據。

  (自然資源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