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水平參差不齊,怎么辦?

  建設一批二級醫院水平次中心

  四川基層醫療資源全而不優、大而不強。省衛生健康委一組數據顯示,四川衛生院機構和人員數量、衛生室機構數量、村醫數量均排在全國前列。截至2020年底 ,四川共有7.94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其中105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284個鄉鎮衛生院。

  但論醫療設備配置、人才隊伍結構等指標,均低于東中部省份和重慶市。尤其是基層診療量占比從2009年的70%下滑到2020年的57%,相當于100個群眾僅57人前往基層看病。

  問題出在哪?

  2019年起,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健康委多次蹲點調研發現:村有衛生室、鄉鎮有衛生院,但布局“小散弱”,醫療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不能滿足群眾對更好醫療服務的需求。

  找準癥結,對癥下藥。很快,省衛生健康委深入全省五大經濟區,廣泛調研長達數月后,決定提高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分布集中度與單體規模,推動片區內醫療衛生資源向片區人口集中的中心鎮(副中心鎮)集中布局、精準投放,其核心做法就是建設一批二級醫院水平的次中心帶動輻射周邊,讓更多群眾能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服務。

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魏馮 攝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魏馮 攝

  如何建設次中心,國內沒有統一標準。一份立足省情的“頂層設計”,這時就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征集數十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市(州)衛生健康部門的建議,加上多次討論修改,省衛生健康委2021年8月印發《四川省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指南(試行)》,從占地面積、業務用房、科室設置、人才結構等9大方面予以明確:

  依托現有中心鎮和特色鎮衛生院,打造具有二級綜合醫院水平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其本質仍然是鄉鎮衛生院。

  能向居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及康復、護理服務,以及急危重癥、疑難病癥的急診急救及轉診服務,能提供二級常規手術操作項目。

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小兒推拿室。魏馮 攝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小兒推拿室。魏馮 攝

  成為縣域片區醫療救治、急診急救、人才培訓、技術指導、公共衛生示范五大中心,承擔起分擔縣級醫院部分功能任務的職責。

  錨定方向,系列行動快速跟上,多地多部門聯合發力。

  2022年省衛生健康委印發的《四川省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項目驗收方案》,確定建設保障、功能定位、衛生設施、人力資源及服務能力4個方面的驗收內容,同時也對部分市(州)開展次中心建設工作調研與督導,召開全省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工作推進會加快建設進程。宜賓、自貢、廣安等地也相繼出臺實施方案,各個區縣成立以縣級領導為組長的次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工作,為次中心提供組織、人力、財力保障。

  2021到2022年,財政部門投入省級資金2.76億元,支持各地78家鄉鎮衛生院建設,各地次中心也得到市、縣兩級財政支持,撬動地方財政投入11.14億元,同時機構自籌2.79億元;省發展改革委對于次中心給予項目支持,將次中心納入“十四五”相關項目予以支持;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次中心納入省級“百強中心鎮”考核;省鄉村振興局將次中心納入鄉村振興考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