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波 趙銀熙 四川法治報-法治四川新聞客戶端記者 馬超 文/圖
網購低價牛肉卷口感、外觀與真牛肉有所不同,經檢測,牛肉卷中竟測出“鴨源性”。原來,犯罪團伙在牛肉制品中摻雜了大量價格便宜的鴨肉,在線上、線下低價銷售,甚至被一些網絡平臺炒作為“物美價廉”的暢銷產品。
近日,綿陽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先后組織警力輾轉四川、山東、河南等地,成功破獲一起制售假牛肉案件,斬斷多條從線下制假到線上網絡平臺銷售的黑色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查扣假牛肉冷凍制品900余噸,涉案金額3500余萬元。
群眾投訴 問題牛肉案浮出水面
2022年3月,北川羌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接到多名群眾投訴,稱其從網上購買的牛肉卷存在質量問題,口感、外觀與真牛肉有所不同,有的產品還有異味。同年4月25日,北川縣公安局接到移送的案件線索后,聯合綿陽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核查工作,發現四川、山東等地可能暗藏著一條“問題牛肉”產銷黑鏈條。
綿陽市公安局隨即將案情向上級公安機關報告,并成立由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北川縣公安局民警為主力軍的聯合專案組,在省公安廳食藥環偵總隊指導下,開展專案偵查工作,專案代號“4·25”。
專案組將采集到的多種牛肉制品送至專業檢測部門進行肉源性鑒定。送檢的某品牌牛肉卷均檢測出“鴨源性”,證實其牛肉制品中摻雜了鴨肉,屬于假冒偽劣產品。專案組民警在工作中發現該品牌牛肉制品通過各種線上、線下渠道低價銷售,數量巨大,甚至被一些網絡平臺炒作為“物美價廉”的暢銷產品,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隨后,“4·25”案被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掛牌督辦,公安部也將該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要求專案組在相關公安機關配合下,堅決、徹底鏟除這一黑色產業鏈條,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警方收網 犯罪嫌疑人悉數歸案
專案組組織50余名警力,輾轉全國多地開展偵查工作。經過2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專案組逐漸摸清了跨四川、山東、河南等地的假牛肉生產鏈條及窩點,鎖定了以謝某某為頭目的10余人制假團伙,理清了從數十萬消費者到電商平臺最后分層級流入嫌疑人數十張銀行卡、支付寶、微信賬號的涉案資金流向,并對主要嫌疑人和生產窩點進行了嚴密的監控和蹲守,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收緊。
2022年6月24日,參戰民警按照收網計劃,分別在成都、簡陽抓獲謝某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2022年8月,專案組順線出擊,分別在山東省濱州市、河南省漯河市抓獲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收網行動中,警方共查扣添加大量鴨肉的假冒偽劣牛肉冷凍制品900余噸,查扣涉案銀行卡20余張,查封制假窩點3處、制假生產線8條,涉案金額達3500余萬元。至此,“4·25”專案全案告破,以謝某某為首的制售假牛肉犯罪團伙被一網打盡。
“成功人士”制假售假牟取暴利
經審查,26歲的男子謝某某是制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從20歲開始幫人打工,幾年時間靠自己努力,當上了一家食品公司的老板,成了親朋好友眼中的“成功人士”。
在經營中,謝某某慢慢發現了走捷徑的“竅門”,決定鋌而走險賺取更大利益。從2022年2月開始,謝某某的公司在加工以牛肉卷為主的牛肉制品中,加入大量價格便宜的鴨肉,以低于市場價的優惠價進行多渠道銷售,牟取暴利。
專案組隨后又出動警力,先后趕赴全國多地,固定了大量證據。今年1月,該案件已由檢察機關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并將于近期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