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寇敏芳 攝影 黃瀟
記者從2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在蓉舉行的“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 為四川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四川將按照“一軸三帶”空間布局推進城鎮化建設。
其中,“一軸”是指做強成渝城市發展主軸;“三帶”分別指壯大成德綿眉樂雅廣西攀城市發展帶、打造成遂南達城市發展帶、培育攀宜瀘沿江城市發展帶。
“一軸三帶”空間布局由何而來?“綜合考量融入國家城鎮化戰略格局和四川省的實際。”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表示,國家“十四五”的規劃綱要提出的“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是四川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的基本遵循;四川省地形地貌復雜多樣,適合城鎮化的平原和丘陵地區不到20%,自然地理條件的特殊性決定了我省城鎮化空間布局應統籌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多中心、組團式發展,沿重點交通軸和流域經濟帶,優化形成城鎮化空間布局,促進優勢區域更好發展、生態功能區更好保護。
具體來看,做強成渝城市發展主軸是指依托成渝北線、中線和南線綜合運輸大通道,支持資陽、遂寧、內江等沿線城市承接成渝雙核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以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帶動成都都市圈建設,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引領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提高人口經濟綜合承載力,打造支撐成渝城市群的“中部脊梁”。
“三帶”中,壯大成德綿眉樂雅廣西攀城市發展帶是指依托西成客專、寶成—成昆鐵路和G5京昆高速公路等構成的綜合運輸通道,積極融入國家包昆—西部陸海新通道城鎮化縱軸,支持綿陽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城市,發揮德陽、眉山、樂山、雅安、廣元等城市的節點支撐作用,推動安寧河流域城鎮與攀枝花協同發展,提升人口、經濟吸引力和集聚度,建成連通全省兩大平原地區、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城市發展帶。
打造成遂南達城市發展帶,是指依托成達萬高鐵、達成鐵路和G42滬蓉高速等構成的綜合運輸通道,主動對接國家沿長江通道城鎮化橫軸,積極構建鐵水聯運新通道,支持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城市,推動廣安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提升遂寧、巴中等節點城市功能,打造東出北上的區域物流樞紐、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帶動川東北經濟區振興發展的城市發展帶。
培育攀宜瀘沿江城市發展帶,是指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鐵路等構成的綜合運輸通道,積極融入國家沿長江通道城鎮化橫軸,支持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城市,支持攀枝花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促進內江—自貢同城化發展,推動沿線城市發展臨港經濟、通道經濟,加快形成帶動川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協同發展的城市發展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