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敬 寇敏芳 攝影 黃瀟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2月2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 為四川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四川將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在縣城、中心鎮、重點鎮等落戶,引導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促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四川省公安廳二級巡視員羅毅介紹,“十三五”以來,四川全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全省落戶城鎮的農業轉移人口達到1082萬,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全面提升,但是還存在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意愿不夠強、市民化水平不夠高、戶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還不夠完善等問題“短板”。

  羅毅說,今后會更加注重戶籍制度改革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重點改革任務協調聯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中心工作協調聯動,與住房、社保政策協調聯動,完善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制度體系。

  在引導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方面,四川將結合做強縣域經濟和中心鎮要求,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在縣城、中心鎮、重點鎮等落戶,引導城鄉接合部、拆遷安置區域居民在經常居住地落戶,促進重點區域發展,促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在制定戶籍遷移政策和戶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方面,將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在成都重點發展區域落戶、在全省大中小城市均衡落戶,促進全省人口發展布局全面優化,構建全省超大城市、大中小城市、重點城鎮均衡落戶和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圍繞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戶政‘放管服’改革。”羅毅說,今后還將會不斷推出戶口遷移、新生兒入戶、身份證辦理、戶籍類證明出具“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就近辦”等措施,大力推動戶政業務“省內通辦”“跨省通辦”等便民服務措施,特別助力減少農業轉移人口辦理戶政業務的辦事成本和奔波負擔。

  羅毅表示,今年,四川開展了臨時居民身份證川渝黔滇“跨省通辦”試點工作。年內,四川還將推出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損壞換領“全程網辦”,符合條件的四川戶籍居民,在居民身份證損壞或丟失后,可通過網上申請丟失補領、損壞換領,實現“一次不跑”。推出臨時居民身份證辦理“省內通辦”,符合條件的四川戶籍居民,可向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領臨時居民身份證,無需再返回戶籍地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