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若曄 文/圖
米粉小面、火鍋燒烤,走進餐館享受美食,讓人感到輕松愉快。不過你是否想過,大快朵頤的同時,不少餐飲店也暗藏“吃飯風險”。
燒烤攤上沒有減壓閥的液化石油氣瓶、餐廳廚房里老化的橡膠軟管、煮著火鍋但沒有熄火保護裝置的灶具……這些器具很容易出現天然氣泄漏,打個電話或者一點靜電,瞬間就會發生燃爆,造成慘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這并非聳人聽聞,而是此前發生的真實案例。
經營性場所的用氣安全是四川城鎮燃氣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點,也是四川日報全媒體問政四川平臺和民情熱線(028-86968696)的關注點。近日,川觀新聞記者跟隨由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與管理處、綜合執法監督局相關負責人,燃氣安全專家、媒體記者等組成的“住建安全在行動”暗訪組,來到內江市城區,通過不打招呼、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方式,來到大小餐飲店,排查燃氣安全使用情況。
燃氣報警器裝置變“啞巴” 應規范安裝
內江市市中區江華街地處老城區,街邊大大小小的餐館林立,是當地有名的美食街。暗訪組隨機進入一家小餐館。店主在廚房忙碌,灶臺下方是裝有減壓閥的液化石油氣瓶,一旁墻壁上的燃氣報警器電源處亮著綠燈。
“這是家用燃氣報警器,經營場所應使用工商業用燃氣報警器。”暗訪組成員之一、燃氣專家胡菲指出問題。
常見的家用報警器殼體通常為塑料材質,一旦有燃氣泄漏,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屬于非防爆產品。
“而工商業用燃氣報警器有嚴格的消防防爆要求,殼體一般為鑄鋁材質,屬于防爆產品,主要由固定式探測器、報警控制器和切斷閥組成,其中固定式探測器安裝在頂棚,切斷閥安裝在氣表處。”胡菲介紹,當發生燃氣泄漏時,與探測器聯動的報警控制器,就會發出報警信號,并聯動切斷裝置,將氣源切斷,防止燃氣安全事故的發生。
根據最新實施的《燃氣工程項目規范》,商業燃具或用氣設備應設置在通風良好、符合安全使用條件且便于維護操作的場所,并應設置燃氣泄漏報警和切斷等安全裝置。
雖然暗訪的餐飲店均裝有燃氣報警器,但暗訪組發現,不少商戶的燃氣報警裝置“掩耳盜鈴”,沒有發揮出真正效用。
暗訪組走進一家羊肉湯餐館的廚房,發現該店燃氣報警裝置為“擺設”——報警控制器未連接電源,并且控制線未有效連接至氣表前的切斷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