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月19日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拍攝的大熊貓“香香”。圖據新華社這是2月19日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拍攝的大熊貓“香香”。圖據新華社

  川觀新聞記者 王成棟 王培哲

  2月21日,旅日大熊貓后代“香香”回川。第二天,旅日大熊貓“永明”攜雙胞胎女兒回川。

  短短兩天時間,4只大熊貓回國。這個春天,大熊貓迎來“回國潮”。中國動物園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還將有大熊貓陸續“返鄉”。

  2月22日,在日本和歌山縣,“永明”和雙胞胎女兒已裝車準備回國。新華社記者 岳晨星 攝

  為何密集回國?

  其實,這是慣例。

  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現行國際法等規定,大熊貓均為中國所有且海外出生種群必須在一定年齡內回國。1984年,我國加入《華盛頓公約》,其關于大熊貓的內容主要有二:全球全面禁止大熊貓贈送;在全球范圍內禁止任何形式的大熊貓及制品貿易。據此,大熊貓的“國籍”變動已無可能。也是從那時起,旅居海外的大熊貓和新出生大熊貓在一定年齡階段必須回國已是定式。

  01

  為何要回?

  首先是“相親”,進而繁育下一代。根據規定,海外新出生的大熊貓要在2到4歲時回國。因為,大熊貓一般在4到6歲就要進入繁殖期。如若留在海外繁育下一代,有可能面臨近親繁殖的風險。而選擇在2到4歲回國,可提前適應國內的生活和管理,以更好的狀態繁育下一代。從年齡上看,今年2月回國的“香香”已接近6歲,屬于“大齡女青年”。“櫻浜”和“桃浜”這對雙胞胎姐妹,更是已經9歲。

  其次是養老。1992年出生在北京動物園的雄性大熊貓“永明”,1994年9月赴日本和歌山縣,開展"中日大熊貓國際長期繁育合作計劃”。對于平均壽命僅有25歲的大熊貓而言,30歲的“永明”已是高齡。此番回國,就是要在醫療條件相對完善、救治經驗相對豐富的四川安享晚年。

  大熊貓“香香”落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黃瀟 攝

  至于為何今年出現集中回國?答案是:受疫情影響。

  以“香香”為例,2017年出生的它,原本應在2019年回國。但由于它在日本的人氣很高, 2019年6月,外交部宣布,旅日大熊貓“香香”延期送還的協議生效,原定于當年6月回國的“香香”將回國時間延期至2020年底。不過,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隨后“香香”三次延遲歸期,至今年,才回到四川老家。

  02

  怎么回?

  回國之前,日本方面,先后為“香香”和“永明”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儀式。特別是出生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深受日本民眾喜歡的“香香”,在告別之際更是讓日本粉絲依依不舍。

  2017年,“香香”的出生結束了上野動物園多年未實現大熊貓“添丁進口”的歷史。其出生后,上野動物園向日本全國征集名字,最終從約32萬個候選名字中選定了“香香”這個名字。從那時起,“香香”就是上野動物園的人氣明星。今年2月19日,是“香香”在日本的最后一次公開展示,當天只有2600張入場券,但是出現了6萬人報名搶票的火爆場景。

  大熊貓“香香”落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黃瀟 攝

  不只是告別儀式,回國之前,日本方面還做了大量的旅途準備工作。特別是,為了讓它們適應回國途中的生活環境。日方提前一周準備了回國裝運所需的籠子,每天引導“香香”和“永明”進入籠子活動一個小時,以適應旅途中“臨時的家”。同時,日方還派出了陪伴“香香”和“永明”多年的飼養員同機出發。

  特別是“香香”,隨行護送“香香”回國的兩位飼養員均來自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是陪伴香香長大的“伙伴”。據悉,在登機之前,飼養員特意為“香香”準備了大量的竹子、飯團等食物,以保障運輸過程中“香香”的飲食需求。

  但是,這些措施還是沒能讓“香香”擁有美好的旅行。工作人員介紹,首次乘坐飛機的“香香”,在歸國途中不斷撞擊裝運它的籠子,明顯焦慮不安。與之相反,有著豐富乘機經驗且年事已高的“永明”,回國途中顯得安靜很多。

  “永明”一家和“香香”雖然回國,但大熊貓對外交流仍將繼續。“永明”抵達成都之際,日本和歌山縣白浜野生動物園贈送的以“永明”一家為原型的紀念碑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落成。日方在現場表示,希望能與中國繼續開展大熊貓科研合作。目前,仍有4只大熊貓生活在日本和歌山縣白浜野生動物園,皆為雌性。

  03

  咋安家?

  大熊貓回國,并不意味著很快就能參與集體生活、繁衍后代。

  它們要過的第一關,是隔離檢疫。我國政府規定,任何活體動物入境都要接受一定時間段的隔離檢疫。回國當天,“香香”被送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隔離檢疫期為一個月。“永明”與同機抵達的“櫻浜”和“桃浜”也被送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接受同等時間的隔離檢疫。

  隔離檢疫期滿之后,擺在面前的第二關,則是適應故鄉的生活。這其中,包括了“飲食關”“語言關”。此前,4只旅日大熊貓,皆由日本飼養員照顧。如何接受中方飼養員、聽得懂四川方言和接受四川的食物,是遠比隔離檢疫更為難邁的坎。

  碧峰峽基地的大熊貓。黃剛 攝

  根據此前的經驗,凡旅居海外的大熊貓回國,跨過“飲食關”“語言關”,往往需要三四個月時間。不過,記者了解到,為了幫助它們適應在四川老家的生活,日方的飼養員還將在四川陪伴它們一段時間。而四川方面的飼養員,也要在這段時間摸清它們的生活習慣,并讓它們接受自己的指令。

  第三關,是“繁殖關”。除了安享晚年的“永明”,“櫻浜”“桃浜”和“香香”都要在老家找到心儀的對象,并完成繁育下一代的任務。不過,考慮到大熊貓的求偶高峰季一般為3月至5月且發情期僅有5天左右,正處于適應階段的“櫻浜”“桃浜”和“香香”大概率不會在今年完成“終身大事”。

  那么,旅居海外的大熊貓一般要多久才能誕下下一代?

  根據可查的資料顯示,一般旅居海外的大熊貓多會在回國的第三年才迎來誕生下一代。因此,想要慶祝“櫻浜”“桃浜”和“香香”的“喜事”,還要再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