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庭銘蔣京洲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大會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記者從最高人民法院微博獲悉,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一些“四川元素” ,如青花椒案、四川等地法務區建設、“掃碼點餐”違法收集個人信息案等。
其中,青花椒案是繼2022年入選最高法工作報告后,今年再度入選最高法工作報告。
報告原文
制止“傍名牌”、“搭便車”,對“青花椒”、“金銀花”等“碰瓷式維權”說不。
青花椒案
2021年底,一場“青花椒”商標系列侵權案件引爆網絡。四川成都、廣安等地的數十家餐館突然被一家遠在上海的餐飲企業以商標侵權為由告上法庭,原因竟是他們的店招里有“青花椒”三個字。
不僅被要求撤換店招,還面臨數萬元的索賠,“從天而降”的官司讓一眾餐飲店家飽受困擾。他們的遭遇在媒體的關注、司法部門的判決下迎來轉折。
社會有關注,司法有回應。2022年1月12日,四川高院發布消息稱,將于1月13日二審開庭審理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與上海萬翠堂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1月13日和17日,四川高院先后就兩起“青花椒”商標侵權案進行二審公開審理,撤銷一審判決,駁回萬翠堂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四川高院的判決書這樣寫道:萬翠堂公司雖然注冊取得涉案商標,但涉案商標的弱顯著性特點決定了其保護范圍不宜過寬,否則會妨礙其他市場主體的正當使用,影響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回顧整個事件,從商標維權侵權界限,到中小企業權益保護,再到媒體輿論引導作用,四川“青花椒案”在多個方面都極具典型性。
報告原文
支持南京法治園區和吉林、福建、四川等地法務區建設。
天府中央法務區
2022年1月18日,“中國改革2021年度案例”最終名單發布。其中,“四川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被推薦為“中國改革2021年度特別案例”,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特別案例。
天府中央法務區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啟動運行,是全國首個省級層面主導建設的現代法務集聚區。作為一個全新概念,四川的率先舉旗引發了創新示范效應。天府中央法務區創立后,全國各地紛紛前來考察學習交流。據不完全統計,包括福建、上海、吉林等地都分別啟動了中央法務區的建設。
在傳統的商業邏輯中,一般是先有商業的聚集,產生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后才有法務資源的集聚。而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與商務區是協同共進的、相輔相成的。
簡單地說,就是法務區和商務區融合發展。一方面吸引總部項目在天府總部商務區落地,另一方面在法務區布局涉法務服務機構。然后,通過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商業機構、商業活動落地從而再加快商務區建設。這是一個非常創新的理念,也為其他地方法務區建設特別是新區建設提供了參考。
報告原文
出臺人臉識別司法解釋,審理可視門鈴侵害鄰里隱私、掃碼點餐侵犯個人信息、社交軟件私自收集用戶信息等案件,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構筑“防火墻”。
“掃碼點餐”違法收集個人信息案
據省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德陽強制掃碼點餐構成隱私侵權案是四川判決的首例掃碼點餐侵權案件,曾入選最高法典型案例 。
德陽市民羅某到該市市區某火鍋店就餐,火鍋店服務員告知:必須“關注”火鍋店的微信公眾號才能點餐,否則無法提供服務。羅某提出用紙質菜單點餐,被服務員拒絕。
為使服務繼續,服務員未經同意使用羅某手機關注了該餐廳的微信公眾號操作點餐。按照火鍋店要求,顧客需要用微信關注其公眾號,并授權自己的微信頭像、昵稱、地區和性別信息,才能點餐。
羅某認為,該火鍋店收集個人信息,此行為既不合法、也不正當、更無必要,侵犯了原告個人信息,故訴至德陽市旌陽區法院。羅某要求:火鍋店刪除個人信息,賠禮道歉。該火鍋店認為:微信頭像、昵稱、地區和性別屬于網絡化名,沒有侵害個人信息的風險。
法院經審理認為,火鍋店強制授權收集羅某的微信頭像、昵稱、地區和性別信息,侵犯了羅某的個人信息。故判決:餐廳停止侵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刪除獲取羅某的個人信息。本案中,消費者本人在現場,掃碼點餐提取的微信頭像、昵稱、地區和性別,屬于關聯路徑識別了個人信息,是法律規定的“個人信息”,應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