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魚、鰣魚、河豚以預制菜的形態“游”到成都。受訪者供圖刀魚、鰣魚、河豚以預制菜的形態“游”到成都。受訪者供圖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

  三月,春光正盛,嘗鮮正當時。記者走訪了解到,近日,成都人的“餐桌”上鮮貨不少。其中,有米易的早春枇杷,甜蜜可口、令人垂涎;也有一些市民們很少見到的鮮品,它們正以預制菜的形式帶來春日里的別樣美味。

  A

  攀西枇杷甜蜜上市

  說到春天獨有的鮮果,那必須有紅紅的小櫻桃、橙黃的枇杷。所謂“五月枇杷滿樹金”,每年春夏之交,是枇杷大量上市的時候,作為全國最早熟的枇杷產區之一,攀枝花市米易縣的枇杷又稱“早春枇杷”,成熟期大概在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年初的二三月份,正是最佳品味的時候。它們一個個“身形較小”,但甜度高達15-17度,可謂“飽含陽光的味道”。

  3月6日,記者線下走訪成都多家超市、水果店,線上瀏覽多個平臺發現,目前,成都的線下門店單顆40-60克的米易枇杷價格多在40-50元/斤,而同等果型的米易枇杷在京東、拼多多、天貓等平臺,售價約為25-30元/斤。

  在過去,米易枇杷主要走線下經銷,現在不光在水果店、超市,消費者也可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到美味的枇杷。

  “我們的枇杷產地直發,加上平臺零傭金,所以能以優惠的價格把好品質的枇杷賣向全國。”龍建超是米易本地人,2016年他和五六個朋友一起創業做電商,并入駐了拼多多。“起初很多北方朋友不知道枇杷是什么水果,買過一次后就喜歡上了,我們店鋪回購的老客戶比較多。”憑借著米易枇杷的好口碑,龍建超的店鋪逐漸走上正軌,從最初的每天幾十斤,到日銷數千斤,如果參加平臺秒殺等活動,日銷量能達到上萬斤。

  和龍建超一樣,將目光鎖定在枇杷上的還有90后新農人胡劍鋒。他從2020年起通過電商銷售枇杷,作為福建人,他起初賣的是福建當地的云霄枇杷。后經朋友介紹,他來到攀西開始銷售米易枇杷。

  “來產地調研的時候,我們就發現這里的環境和水質很好,日照時間又長,所以果子甜度高,而且米易的枇杷都套袋,所以果面沒有銹斑,果型好,很受消費者喜愛。”如今,胡劍鋒和人合作,在草場鎮設置代收點和倉庫,直接從產地發貨,一個枇杷季,他的拼多多店鋪銷售額可以達到800萬元。

  B

  預制菜“鎖住”春鮮

  香椿、蘆筍、嫩仔姜……每年春天,成都盒馬生鮮超市里都不乏這些時鮮貨,今年還有了新變化。3月6日,記者走訪成都盒馬門店時發現,除本地時鮮外,一些新奇的鮮貨,也登上了成都的盒馬貨架。

  這些鮮貨是河豚、刀魚、鰣魚……長江沿岸地區家喻戶曉的春鮮,過去由于數量稀少、運輸受限,它們通常只出現在成都的高檔餐廳里。近兩年來,隨著養殖技術的成熟,情況發生了變化。“2019年起,來自江蘇中洋集團的刀魚、鰣魚、河豚在盒馬陸續上架。”成都盒馬采購丁國彬告訴記者,這三道美味很快在華東市場打開了銷路,但要推到成都市場,需要解決一個消費者買回家“怎么吃”的問題。

  “鰣魚吃鱗,所以在烹飪和處理的時候要小心保護它的鱗片,烹飪方式也是以簡單的清蒸為最佳。但我們發現,很多購買鰣魚的消費者并不了解這點,回家后會像處理其他魚類一樣,刮鱗后紅燒,所以嘗不出鰣魚獨特的風味,河豚魚也是。”中洋魚天下零售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降低消費者的嘗鮮門檻,盒馬跟中洋嘗試將河豚魚骨熬制成白湯再制作成料包隨贈,消費者只用簡單燉煮就能做成一道經典的白汁河豚。

  “成都人對這些魚鮮的認知并不高,烹飪門檻比較高,通過預制菜的形式,不僅能降低消費者烹飪難度,也更有利于鎖鮮長途運輸。”丁國彬說,今春盒馬陸續上架了40款預制春菜,其中就包括河豚、刀魚、鰣魚的預制菜,且目前的銷售情況不錯。

  不僅是鮮魚,以預制菜形式“登陸”蓉城的還有江南傳統名菜腌篤鮮。

  此菜為筍和鮮、咸五花肉片一起煮的湯,此菜的“點睛之筆”在于要用新鮮的當季雷筍制作。“所以我們提前了一個月鎖定雷筍貨源,并制定好配方后下發到工廠,工廠需要在鮮筍開始采收前做好生產排期、員工培訓。”丁國彬告訴記者,因為鮮雷筍很難保存,為了盡可能留住其鮮甜,鮮筍采收后24小時內就近進行去皮、切塊等預處理,隨后由冷鏈配送到工廠,被制做成預制菜后,再由冷鏈運輸到成都20家盒馬門店。

  “從挖筍到被做成預制菜擺上貨架,整個流程不超過3天。”丁國彬表示,去年7月,盒馬在成都青白江的西南央廚投產,借此為生產、加工節點,盒馬預制菜能快速在西南地區生產、銷售,為消費者提供既新鮮又應季的鮮食預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