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鐘帆
代表名片
全國人大代表、民進四川省委副主委、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院長 堯德中
當今世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基礎科學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拓展,學科交叉融合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如何與時俱進地推動這些新興學科快速發展,并使其在建設科技強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3月9日,四川在線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民進四川省委副主委、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院長堯德中。
堯德中本人是一位知名的跨學科專家。他當前的主攻方向“腦器交互”,就是學科交叉融合衍生出的新興學科。在他看來,學科交叉是現代科學技術創新的一條必然路徑,用好學科交叉這個“催化劑”,凝聚更廣泛的科研人員力量,有助于國家攻克更多“卡脖子”難題,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領域不斷取得從“0”到“1”的創新突破。
在堯德中看來,學科交叉不外乎人才、平臺和思想,其中思想往往來自深入的學術交流。在人才和平臺方面,教育部和科技部(基金委)均已開始行動,但在學術思想碰撞方面,堯德中通過調研發現,目前的很多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如生物信息學,腦器交互/腦機接口,能源材料,類腦智能,碳排放等都還沒有國家級的全國性學術組織,因此也缺乏對相關領域內的全體科研人員進行思想引領和學術引導,面對新興前沿和關鍵“卡脖子”問題,也缺少了及時應對的國家隊力量。
為此,堯德中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本著繁榮科技、促進交叉創新的目的,制定出鼓勵成立新興、前沿交叉學科國家級學會的辦法,以營造全國性的交叉創新環境,促進原始創新?!蓖瑫r,為了增強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堯德中還建議有關辦法應鼓勵交叉學科學會吸納國際會員,促進中國在前沿交叉學科領域更快形成主導國際性科技活動的能力。
?。▓D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