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壩州委副書記、州長羅振華。](http://n.sinaimg.cn/sc/crawl/158/w550h408/20230311/5fc1-c3d85b7bca83d5c987cf080101636e22.jpg)
川甘兩省聯合創建的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方案獲批至今已將近一年,目前創建進展如何?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壩州委副書記、州長羅振華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提出要加快若爾蓋國家公園周邊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新華網: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若爾蓋國家公園的相關情況及創建進展。
羅振華:若爾蓋國家公園橫跨四川、甘肅兩省,位于黃河上游、青藏高原東南緣,是我國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的關鍵區域,被譽為“中國西部高原之腎”“固體高原水庫”“黃河上游蓄水池”。
川甘兩省凝心聚力抓創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初步劃定創建區13829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省境內8336平方公里,涉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阿壩、若爾蓋、紅原3縣;甘肅省境內5493平方公里,涉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瑪曲、碌曲2縣。編制評估區科考報告、范圍和分區論證報告、綠色轉型實施方案等創建任務已全面完成。
若爾蓋國家公園周邊地區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經濟基礎等因素影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以阿壩州為例,一是大通道骨架尚未形成,目前,全州僅有1條進出州通道,且通行能力日趨飽和,西向青海、北向甘肅以及連接川內毗鄰的甘孜、雅安、德陽、綿陽等市州尚無大通道;二是內環線網絡不夠完善,全州路網國土面積密度僅18.8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1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3.3%;三是防災抗災能力不足,阿壩州地質環境復雜,自然災害易發,公路容易因災受損。交通已經成為制約若爾蓋國家公園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
新華網:針對若爾蓋國家公園創建遇到的瓶頸,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羅振華:經過對公園周邊地區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進行系統研究后,阿壩州提出了“打通‘三縱兩橫’通道,構建東接成渝浙、南融成德綿、西通川滇藏、北聯甘青寧格局”的總體思路,在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中,目前有3個大型項目建設亟需得到國家支持:
一是加快G0611張掖至汶川高速公路(四川段)建設。G0611張掖至汶川高速公路(四川段)是《國家公路網規劃》中G6北京至拉薩高速公路聯絡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盡快開展川主寺至汶川段工程可研報告行業審查,并將其納入國家高速公路規劃2023年新開工項目清單。
二是建議將阿壩第三機場納入《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并盡早開工建設。阿壩第三機場初步選址在阿壩州壤塘縣,估算總投資25億元。
三是盡早啟動格爾木至成都鐵路項目前期工作。格爾木至成都鐵路項目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經阿壩州進入青海省,終至格爾木市,全長約1312公里。建議在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中期調整時,將該鐵路列為開展前期工作項目,確保在“十五五”時期具備開工建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