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準確把握、扎實推進“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奮力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綿陽提出,要圍繞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因地制宜明確著力重點、主攻方向、實施路徑,將省委重大部署落實到各方面全過程。
路徑既定,如何真抓實干?即日起,四川日報綿陽全媒體中心推出“綿道”欄目,對話綿陽相關部門負責人,全面解讀綿陽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奮斗舉措!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綿陽觀察 李睿 郭超英 實習生 付喬崧
視頻 郭超英 李睿 實習生 付喬崧
日前,綿陽市召開了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第三輪評比現場總結會議,強調要把2023年作為攻堅之年、突破之年,把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推向縱深。
在“城鄉環境基本實現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后,綿陽城鄉面貌還將如何“升級”?立足城鄉發展大局,綿陽又將如何推動建筑業發展?3月6日,記者就此與綿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蘇杰進行了交流。
持續提升城鄉“顏值”
記者:綿陽第三輪“十佳十差”鎮街評比結果剛剛出爐。堅持在全市范圍開展這項評比工作,是出于何種考量?
蘇杰:堅持每季度評選“十佳十差”鄉鎮(街道),是落實市委市政府“生態美市”戰略要求,持續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的重要舉措,也是檢閱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新成果、新變化的重要手段。我們將評比結果在全市進行通報,通過媒體采訪典型做法、經驗教訓,一方面可以起到雙向激勵的作用,在鄉鎮(街道)間形成城鄉環境優化提升的比拼氛圍,另一方面也可以廣泛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城鄉居民加入,共同守護城鄉之美。
記者:圍繞城鄉“顏值”提升,住建部門今年將做些什么?
蘇杰:去年以來,綿陽高速出入口、城區橋梁、重點節點、公園綠地、鄉村庭院等環境陸續實現了煥然一新。接下來,我們將強化城市公園建設,讓綿陽美得更有特色。按計劃,今年將再建設50個城市“口袋公園”,同時還要加快推進黑家山等山體公園的建設,對西山公園、人民公園、富樂公園進一步提升打造。此外,我們還將強力推進城市和縣城、建制鎮的生活污水搜集處理,打造城鄉生活垃圾搜集、轉運、處理“閉環”,讓綿陽美得更加清爽。

“加碼”服務產業發展
記者:加快城市建設,提升城鄉“顏值”需要產業支撐。2022年,綿陽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1005.1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接下來又有哪些想法?
蘇杰:去年,我們加快審批制度改革,向市屬園區下放“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等11項行政審批權限、29項行政許可及服務事項,同時組建3個園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對園區承接的“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監管”行政事項提供“駐點”服務,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今年初,綿陽市住建委就服務民營經濟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了公開承諾,要率先落實“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目前承諾事項均已進入細化方案制定階段,比如依托“互聯網+智慧工地”平臺持續改進監督驗收流程,減少現場監督頻次,預約24小時內未到場監督的項目,企業可進入下一步施工程序。
在落實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我們還將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推行“專員制”和“容缺受理”,為報建企業提供“一對一”專業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