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邵明亮 文/圖
3月15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城鄉融合”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 全面推進鄉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表示,我省今后將通過改革探索,堅持點面結合、重點突破,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合理向鄉村配置。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121/w550h371/20230315/0d1f-0e1fc7325cb0505d5fda441f4f24d149.jpg)
從點上講,主要是深化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
“當前,四川正處于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窗口期。”徐芝文透露,今年我省將按照“梳理一個問題清單、制定一個試點方案、形成一張授權清單、構建一套指標體系”的思路,選擇20個縣(市、區)開展深化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集中攻克一批省級事權范圍內能解決的重大事項,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而從面上講,主要是積極引導“人、地、錢”流向鄉村、建設鄉村。具體如何實施?
首先是做好“人”的文章,讓鄉村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在培育鄉村本土人才方面,我省將每年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500名以上、鄉村產業振興“頭雁”1000名以上、高素質農民2萬名以上;在15個縣深化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職業化試點。同時,推行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和科技下鄉萬里行活動,每年招募特聘農技員、動物防疫員200名以上;推行編制在縣城、服務在鄉村的“崗編適度分離”機制。
其次是做活“地”的文章,讓農村土地資源保得住、盤得活。我省將深化省級第二輪土地延包試點,在10個縣開展解決土地細碎化問題試點,推廣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園區+小業主、農業共營制等模式,推動承包地有序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穩妥開展1市5縣農村宅基地兩項試點,出臺全省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有序推進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
最后是做足“錢”的文章,讓鄉村建設資金有保障、落到位。我省將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確保到2025年計提比例不低于10%;將符合條件的公益性鄉村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的支持范圍。同時,還將強化金融支持和撬動社會資本,助力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