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憑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核心提示
2021年底,我省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是全國首批7個省(區、市)中唯一入選的西部省份。
2022年8月,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實施方案》,明確為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破難題、探新路、作示范”,達到“三區三領先”的目標,主要任務有構建“四個格局”,建成“三個高地”,實施特色發展“兩大工程”。
一年多來,我省以中醫藥強省為抓手扎實推動示范區建設,成效顯著、亮點紛呈。
今年2月,在省委宣傳部、省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推動下,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醫書《天回醫簡》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這為四川全面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增添新亮點。
2021年底,四川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一年多來,我省以中醫藥強省‘十大行動’為抓手,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亮點紛呈,并入選2022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田興軍表示。
一體化統籌推進
從省到市,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臺
2022年歲末,我省出臺醫保實施意見,提出支持中醫藥健康養老發展、支持中醫創新技術、促進中藥優價等20條措施。這是示范區建設以來,我省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之一。
一年多來,我省針對中醫藥發展中的難點、堵點,不斷創新機制、健全機構,出臺措施解決難題、疏通堵點,推動示范區駛向高速建設軌道。
2022年4月,我省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四川省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和中醫藥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4個省級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一體化統籌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和中醫藥強省建設。
各市(州)的支持政策也密集出臺:宜賓市單獨成立中醫藥管理局,每年安排5000萬元市級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雅安、達州、眉山等地設立中醫藥綜合改革專項資金,單個項目最高獎補1000萬元;成都市推進“中醫藥+文旅”融合,在多個景區、綠道,注入中醫藥文化內涵;瀘州市、遂寧市出臺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
中醫藥人才培育方面,也有創新舉措。四川獨立制定中醫藥高級職稱評審標準,單獨設置基層中醫藥高級職稱類別。在全省9個行業性人才計劃中新增了中醫藥人才專項,新設省岐黃學者、岐黃菁英人才培養項目。
![成都市青羊區中醫醫院醫務人員為患者配藥。省中醫藥管理局 供圖](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30320/7f07-cc5a0952d5f291a02d7c5beefc17ab27.jpg)
多方推動下,示范區建設成效初顯。2月15日,國家公示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試點單位和項目建設單位,川大華西醫院、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榜上有名,四川入選單位數量居全國第一位;我省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實施“四大創新工程”打造中醫藥創新高地,首批建設成都、資陽兩個省級區域制劑中心,初步遴選195種中藥制劑、174種藏藥制劑進入第二批調劑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