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英 川觀新聞記者 王眉靈 蘭珍

  3月26日上午,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完成,國內名列前茅的深水樁基礎大橋——南流嘉陵江大橋實現合龍,朝著今年8月具備通車條件再邁進一步。該橋也是廣元市跨度最大的“渡改橋”,以連續3個150米連續鋼構梁主跨橫跨嘉陵江,建成通車后將惠及亭子湖庫區近20萬人民群眾出行。

  2019年9月開工建設的南流嘉陵江大橋位于廣元市昭化區,全長954米,共16跨,其中深水樁基有26根,平均長度90米,最高樁長100米,是全國鮮有的樁柱式一體深水大直徑樁基礎橋梁。

圖片由中鐵十五局提供圖片由中鐵十五局提供

  樁基深入水下,相當于橋的“腳”,是一座橋能站穩的支撐。有名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最深橋墩也才100米。一座內陸地區的橋梁,緣何需要如此深的樁基?這和南流嘉陵江大橋所在的庫區有關。

  中鐵十五局南流嘉陵江大橋項目經理劉建林介紹,南流嘉陵江大橋是一座“渡改橋”,所處的庫區水深58米,施工期間還有近20米水位落差變化,這些深水樁基深入水下巖層20至30米,既“站得住”,也“站得穩”,能減少水位高落差帶來的沖擊。

  南流嘉陵江大橋不僅樁基深,所處河床的地質條件也極為復雜,有大面積礫石覆蓋層,分布極不均勻,帶來的施工難度全國罕見。為打穩樁基,承建施工的中鐵十五局一公司請來專家把脈,創新采用“浮橋+水上移動式浮平臺+高樁鉆孔平臺”施工方案,并不斷科研攻關,成功突破了建設難題。目前已獲得1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發明專利,為同類深水橋梁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大橋合龍后,接下來將開展鋪架施工,全橋建設即將收尾,有望按照預期計劃,在今年8月具備通車條件。

  這讓期盼已久的群眾興奮不已。“我們天天都來看,就盼著早點通車?!闭鸦瘏^虎跳鎮雷鳴村村民張雪嬌難掩激動的心情。她說,靠輪渡船出行實在太不方便,晚上六點后船就不開了,如果遇到刮風下雨,得繞行20多公里山路、1個半小時才能到河對岸,孩子們去對岸的虎跳鎮上學,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有了大橋,孩子們以后每天都可以回家了。

  川觀新聞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獲悉,近年來,四川大力實施“渡改橋”工程建設,著力改善沿河臨水的老百姓出行條件。至2022年底,全省累計完成投資250余億元,建成“渡改橋”1200余座,基本取消了江河渡口中一類、二類渡口和車渡,極大提升了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有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