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鄒佳雯
名校畢業五年存款五千,211大學畢業后從事體力活……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再次擴大,大學生就業問題也頻頻引發社會關注。學歷與就業之間到底存在什么關系?名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一定“體面”嗎?
2016年,魯璐做出了一個令身邊人不解的選擇。高考成績全四川省文科第50名的上海交大經管學院畢業生,選擇做了房產中介,兩個身份完成不常見的“碰撞”,讓她成為身邊人乃至輿論討論的對象。
從業已有七年,圍繞“學歷是否被浪費”的爭議仍繞著魯璐打轉,回過頭來,她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也更深入。
在魯璐看來,雖然入行有誤打誤撞的成分,也經歷過“學歷和經驗哪個更重要”的迷茫,但如今她已自洽,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事業藍海——2022年,她成為鏈家的全國銷售冠軍,她帶出的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徒弟,去年也成為百萬房產經紀人。
事實上,2016年畢業時,魯璐曾面臨過抉擇。一邊是已經通過的研究生考試筆試,一邊是實習中的二手房銷售工作。沒想到做著做著,“賣房子”這件事實打實地難住了她。“怎么配置貸款比?稅務政策怎么看?我每天都在這些東西里打轉,還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魯璐說,“相比之下,考試有什么難的?”她決定投身房產銷售工作,一切從學習認路開始。
魯璐也常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的邏輯。來自四川的小縣城,高考考了高分卻不知道要去哪兒學什么專業,大學選了專業后卻不知道畢業后要做什么,直到忙亂踏進社會,她才好像落地找到了自己的發力點。
學歷重要嗎?魯璐坦言,如今她主要從事豪宅相關業務,一大特點就是開單較低頻較費力,優秀的學歷出身確實成為自己在業內的重要標簽和背書之一。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為她帶來了獨立思考和學習能力,“國際貿易中學過的比較優勢理論讓我會想,如何找問題的局部最優解;我覺得自己也有延遲滿足的能力,這種能力和耐心,讓我可以用更好的心態面對我的客戶。”
學歷對工作意味著什么?結合昔日選擇和當下現況,魯璐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展開對話。
![魯璐。本文圖片 受訪者供圖](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300/w550h550/20230329/8cbc-9c0ba1b19e38d7b6809c0c4d405770c3.png)
[對話]
澎湃新聞:當時是怎么去的上海交大,大學有怎樣的經歷?
魯璐:回想起來,我大學基本就是在學習和打零工中度過的。
我來自四川綿陽,第一年高考沒考好,2012年第二次高考時考了四川省高考文科第50名,那一屆的四川文科考生有二十幾萬吧。
實話說高中畢業那陣自己信息有些閉塞,沒太多想法。我的分數是夠清華、復旦和上海交大的,選擇上海交大是因為和招生老師聊得比較好。專業我當時也不懂要怎么選,雖然想選語言類專業,但聽說這樣的純文科不好找工作,考分高的話讀金融不浪費分數,就這么稀里糊涂地去了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國際貿易系。
現在想想,我大學時和外界的接觸確實比較有限,一度也覺得和上海格格不入。因為是從四川小城市來的,當時總覺得不像大城市的同學擁有寬松的經濟條件、見識廣,我的家里人只會告訴我要搞好學習成績,所以我大學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是很多的。
記得那時候,我整個大一都在學數學,也會每天早上起來聽英語聽力,社團什么的就基本沒參加。我們專業對數學的要求很高,但我其實非常討厭數學。沒辦法,我開學后就從人家的勵志故事里學了個竅門,把老師的課錄下來再學幾遍。久而久之,像數學分析就一路從五十幾分考到六十幾最后到九十幾,我想我大概還是比較擅長學習的。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162/w550h412/20230329/3607-0a7bc8977fad4254563206215f374565.png)
魯璐在工作中
澎湃新聞:大學期間有做過職業規劃嗎?為什么沒有做更專業對口的工作?
魯璐:選的這個專業,其實也讓我挺迷茫。大學的時候,我們寢室四個人,一開始對金融都沒什么概念,就覺得自己分數高,家長老師說要來學金融。到了大三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發職業規劃方面的書,包括股票、期貨、債券、咨詢各方面的金融相關的工作都涉及,但我翻來翻去,除了咨詢,其他我都一點不喜歡;我們也去一家證券公司實地參觀,我看著人家單位大屏幕上的數據圖片,覺得好枯燥啊。
更搞笑的是,我后來做過職業測評相關的問卷,測下來我就不適合做金融。我就一直在想那我能做什么呢?很迷茫,干脆考研吧,就去考了華東師大心理系,但因緣巧合,后來也沒有去讀研。
澎湃新聞:為什么放棄讀研了?做房產中介這份工作是你畢業時的第一選擇嗎?
魯璐:2016年初的時候,我考完研等成績沒事干,想先找個工作做著。我本來以為很容易找到,但小公司覺得你做不久,大公司覺得沒經驗不要你,碰了幾次壁。
有個同學后來給我支招,說我比較內向,可以找銷售先練練,簡歷往招聘網站上一放就行,也不麻煩,于是我就這么接到了鏈家一家門店的經理的電話。我問做這份工作是不是要很外向?經理說他自己就很內向。
我當時和門店的經理包括區域總監聊了聊,就決定進來試試,那時候是2016年2月。做著做著,我考研成績出來了,筆試大概排在十幾名,進復試沒什么問題。
當時我在公司這邊其實還沒開單,只能拿底薪四千,沒有開單沒有賺錢其實是不可能堅定地說我要選擇這個行業的,但當時我的感覺還是蠻強烈的,覺得很有鍛煉,要在這兒繼續做下去,就不讀研了。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123/w550h373/20230329/3515-581a083d504b4f36959056b9c2231737.jpg)
魯璐工作中
澎湃新聞:那是種什么感覺?感覺以外,對這個職業選擇有理性的分析嗎?
魯璐:其實我剛入行的時候,覺得自己根本不會賣房子,缺的東西太多了,感覺像是換了個地方,再去學習。
你打電話過去,客戶問一句,你知道最近貸款利率嗎?我不知道,就去問經理,首套什么意思啊?普通住宅的內、中、外環之分是什么?為什么要限購?稅費也算不來,增值稅、個稅、契稅,上一個稅還沒算準,又出一個新的稅費政策,頭都大了。包括傭金,我第一次差點只收人家一半。當時我們經理還跟我講房貸的概念,光這個知識,我在公司至少學了半年到一年吧。
我當時感覺好像白讀了4年書。我覺得很奇怪的是,主流金融學的教材里為什么不太講房地產,金融專業為什么好像少有老師是專門研究房地產的?我想這可能是一個缺失,大家會不會輕看這一塊了。我個人認為,在中國,普通人能用的最大的金融工具就是房貸,普通人也多多少少是通過房子和金融打交道的。怎么選地塊、怎么做貸款配置、首套貸多少,都有很大的講究。
我本科學過的國際貿易有一個“比較優勢理論”,意思是你知道自己的優勢,拿去和別人交換,以達到總價值的最高。我感覺個人也是這樣的,我發現我的同學都在別的行業里“卷”,但沒人和我“卷”這個。我想如果我是名校里最會賣房子的,或者是賣房子里最會讀書的,那我可能就會有最綜合的優勢。
所以我當時就心說,不管我能不能賣出去房子,我在這里只要能熬過三年,應該對我在專業知識、社會經驗、學習為人處世方面都是有好處的。
至于讀不讀研,我還蠻自信的,我覺得讀書是跟書打交道,而知識是不會變的。我當時研究生考試也就準備了三個月,我想如果我真的想回去學校讀書,只要專心復習就能考進去,不是很難吧。
澎湃新聞:刻板印象上,大家可能會覺得名校畢業和做房產中介是有些違和的,當時你做這個選擇、包括后期入職時,有被別人質疑過嗎?如何自洽?
魯璐:我第一次來房產中介面試時,是關系不錯的本科室友陪我一起去的,學校在徐匯,去一家閔行的門店。我們兩個一起下公交車后,她看到門店的樣子就直接先離開了。她其實一開始是好奇我去哪家公司,但下來就把她尷尬到了。
確實大家很不解,覺得這份工作誰都能來做,你一個上海交大經管學院的人來做干什么?我家里人還給我室友發短信問我為什么要去這家公司上班,問我是不是進了傳銷。更“要命”的是,別人覺得你平時聯系他就是要給他賣房子租房子。
入職以后最開始的一個月,和同事聊天,沒聊兩句,對方也都會問我:“你是交大畢業的,為什么要來賣房子?”
但我到現在都不是很懂,因為你賣的是最貴的商品,交易難度那么大。一套房子關乎一整個家庭的生活,它不是一個沖動消費,而是一種非常慎重的決策,你賣人家房子的時候,還在參與幫助人家做決策,這個事情沒有意義嗎?為什么不值得做?另外像租房,我認為這種事情是社會需要的,像后來我同學還會找我租房子。
我們經理也用自己的經歷安撫我。說他以前幫一個老爺爺從六樓換到一樓,對方很感激,一直給他送吃的。我就覺得多好啊,自己可以賺錢,還能讓人家喜歡你。后來家里人就慢慢接受了我的觀念。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73/w550h323/20230329/6d6c-77e271dc4c23d615d47575e60c9fc4bb.png)
魯璐和同事團建
澎湃新聞:在你的這個行業,會更看重經驗嗎?
魯璐:經驗肯定是重要的,但那是可以慢慢積累的。舉個例子,最初我帶客戶看房時,總會被保安攔下。我就觀察到,有的中介會給保安遞煙或送禮,這就是我以前想不到的地方。
但努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一般背書比較厲害,但一開始背房源完全沒概念,只能硬背。而且我方位感比較差,像我后來去徐匯濱江板塊做豪宅業務,把那片認全路就花了一年,但真的是角角落落地去踩盤。如果硬要拿學歷做比較,一開始我身邊初中畢業的中介可能都會說,你讀書那么多路也不認識,有什么用啊?我想是啊,找不到路,就算一兩百萬房子的客戶也不會找我買賣啊。
很多人會說,這個行業靠運氣,離開這個行業的很多人會說中介不值得做。我們有個同事,曾經接到一個上門客要買5000萬的房子并最終成交,很多人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人的運氣好,但他們看不到這個人晚上12點還在配盤的付出。
包括我和我的徒弟,我們會跟業主一趟趟遛彎,想了解別人為什么要買房子,而不是聊幾句就問你要買哪里多少平的房子,我覺得這個是我們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
澎湃新聞:學歷對這份工作重要嗎?
魯璐:我自己能感覺到,包括后來帶我哈工大畢業的徒弟,學歷好的可能學習能力會比較強,他即使不一定做過這個事兒,但通過讀書或聽別人說,能記住,然后更能舉一反三。
另外,我覺得求學經歷帶給我了延遲滿足的能力。在大學里,我能看到來自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不同的學習狀態和家庭狀態,我一度也非常焦慮,但沒退縮,就努力地搞懂我那本書,搞通我的知識結構,也通過努力拿到了上海交大的文憑。這個道理和職場上一樣,你不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是什么樣的,你只是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我感覺我的耐心比別人強,我的客戶可以中間一直不回我或什么,但如果我抓到了這個機會,我可以拿出十足的耐心,因為我曾受過這樣的訓練。
大學也給了我更廣的視野,我們在學校、學院參加過各種知名企業家的、知名學者的講座,你日常不可能直接認識這個人,但這些講座能讓你從這些人身上汲取能量。
澎湃新聞:你覺得中介這份工作,未來會更需要高學歷或者名校畢業生嗎?
魯璐:其實名校畢業生有來做儲備干部的,但要做管理層,也要有資源和業績,換言之,沒有在一線熬過的經驗,后面帶團隊會很難。我自己也曾被分配做過一家門店的店長,帶了一共18人,但是那段時間也是鬧得雞飛狗跳。后來我又回到一線銷售的“舒適區”,發現不同的經歷反過來給了我更多工作上的思考。
我現在做豪宅,大標的開單比較低頻,客戶背景普遍比較好,所以我覺得比較好的學習背景和市場分析能力某種程度上能為我做背書。而且客戶對數據、工作人員的要求也很高,我們需要給客戶做表、PPT、數據分析這種,能做好的人偏少,所以我覺得這一塊其實對高學歷的畢業生來說還是藍海。
我曾經看過一種說法,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并沒有讓中間人消失,因為信息爆炸之后誰去幫你篩選信息和推薦房源,這些會變得非常重要,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所以我覺得學習能力是很重要的。此外,我們本質是一個服務行業,而服務是由人提供的,所以這個人本身怎樣是非常重要的,越有能力的人,我想會為這個行業帶來越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