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米高空“繡花”,實現毫米級精準對接

  不僅建設難,精度要求也高。

  大橋位于江心的高塔164.5米,其中橋面距江面40米左右,相當于13層高樓;全橋鋼箱梁共26個節段,用鋼總量約5500噸,接近一個埃菲爾鐵塔用鋼量。如此重的鋼梁,要逐一吊到40米高空上,且誤差在毫米級以內,是一大挑戰。

  3月30日下午,最后一個節段的鋼箱梁開始吊裝。寬19.5米、長3.9米、高4.5米、重約68噸的“鐵墩墩”從橋下的江心島吊到浮船上,運到嘉陵江特大橋主跨下方進行起吊。

  由于施工現場條件有限,這個大家伙和其他25節段鋼箱梁,都是在貴陽工廠里生產后,運至南充市的大件碼頭進行拼裝,然后通過5個船閘、經過2晝夜的水上運輸,來到大橋所在地。

  “這個節段前幾天就到了,今天量完尺寸后進行了切割。”虞偉告訴記者,其他標準節段鋼箱梁的長度都是12米,而最后一個節段要填補主跨的剩余“空白”,須嚴絲合縫,長度要極為精確。鋼梁具有熱脹冷縮的特點,當天凌晨,在最低溫度條件下量完空白段的尺寸后,經過精準計算,又將節段切割下10余厘米。

  四川在線記者注意到,最后一節段鋼箱梁并非位于主跨正中,而是更靠近矮塔?!案叩退O計下,大橋不僅是造型不對稱,斜拉索、吊裝等建設都是不對稱的。”虞偉說,主跨鋼箱梁由26個節段組成,從兩側向中間合攏,由于左右建設不對稱,每個節段所用的斜拉索長度、節段在空中的高度都有區別。施工過程中,測量人員24小時跟隨,采用高精密的儀器設備,綜合應用多種測量手段及高效的施工監控工藝,確保節段間嚴絲合縫,每個節段安裝并焊接到位,約需5天左右。

  大約一個小時后,最后一節段鋼箱梁調至其他梁段下方,就停止了起吊。原來,白天溫度高,鋼梁伸長了,需要待凌晨時分溫度降低后,再將箱梁提至橋面部分。

  什么溫度最適宜合龍?李方柯介紹,設計人員對大橋所在地近5年氣溫進行了分析和推算,計算出15攝氏度是合龍當天最低溫度,大約出現在凌晨0時左右。

  經過連夜作業,31日清晨,大橋順利合龍,“實現了毫米級的精準對接!”虞偉高興地說,接下來將繼續精準“定點”,對縫隙進行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