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又一座擁有“全國之最”的橋梁在四川建成了。3月31日,漢巴南鐵路控制性工程嘉陵江特大橋的最后一節段鋼箱梁吊裝到位,實現全橋合龍。
該橋以335米的主跨橫跨嘉陵江,是目前全國在建跨度最大的雙線高速鐵路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橋。
“全國之最”如何誕生?
科研創新破難,已取得成果10余項
前往嘉陵江特大橋,需沿江通行數公里鄉村道路。一路上只見江面寬闊,江水平緩,覽盡美景。遠遠地,就看到大橋聳立的高塔,直至它的真身全部映入眼簾,更覺其跨越的江面愈加寬闊。
從航拍中可以看到,大橋處于嘉陵江的一個巨大拐彎上,橫跨江面的大橋看起來并不對稱,主跨不在橋的中央,而是靠近一側江岸,主塔中較矮的一座位于岸上,較高的主塔位于江心,從主塔到岸上有一段長長的邊跨,橋下有江心島露出水面。
“大橋跨越的江面有800米左右,而主跨跨度不到400米,這是深水位部分,有III級航道。”中鐵五院漢巴南鐵路嘉陵江特大橋項目設計負責人李方柯說,由于河道水位高低不等,為滿足通航要求,主跨實際靠近巴中側;而主塔的高矮與其邊跨長度有關,巴中側臨近大山,如果再修建和南充側長度一樣的邊跨,則橋梁要延伸進大山,不利于環保,投資也耗費不菲。由此,采用了罕見的高低塔混合梁設計方案。
這種特別的設計,給建設帶來不小難度:高塔位于江心,水位最深12.6米,需要深水施工;橋址所在地是南充市南部、蓬安、儀隴三縣交界處,只有羊腸小道通往施工一線,大型機具、裝備包括大噸位的吊裝設備等,難以通過陸路運抵現場……
以科技手段破難,漢巴南鐵路公司、四川路橋、中鐵五院等投資、建設、設計單位,和西南交大、中鐵科學研究院等攜手,開展《高速鐵路高低塔斜拉橋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研究,現已成功申報施工工法4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不僅為大橋成功建成“護航”,也為后續同類型項目積累了經驗。
具體有哪些創新?施工單位四川路橋項目負責人虞偉一一歷數:在下部結構水下施工中,將雙壁鋼圍堰方案調整為咬合樁+鎖扣鋼管樁圍堰方案,節約工期40天,降低成本800余萬元;主墩下橫梁采用裝配式牛腿支架施工,在國內同類型橋梁施工中首次成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