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江蕓涵

  四川在線記者3月31日從2023年全省校外教育監管工作會上獲悉,今年,我省將采取有效措施,爭取在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查處、非學科類培訓監管、藝考培訓機構整治等重難點問題上取得明顯突破。

  嚴打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依然是重中之重。我省將建立健全隱形變異培訓預防、發現、查處工作機制,完善部門和地區協同聯動工作格局,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充分發揮社區(村)綜合管理功能,將隱形變異培訓治理納入社區街道網格化治理體系,減少違規培訓發生。落實屬地監管責任,指導各地通過“日查+夜查”“聯檢+抽檢”等形式,定期開展拉網式巡查檢查,嚴防隱匿在居民樓、商務樓宇、酒店、咖啡廳等場所開展違規培訓,對違法違規培訓的機構和個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罰。加強對教育咨詢類、文化類、科技類公司違規舉辦校外培訓的整治,堅決查處不良個人或機構違規組織“小考”行為。

  同時,持續規范學科類培訓行為,嚴禁“超前超綱”培訓,完善“黑白名單”制度,健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各地參照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要求,嚴格管理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嚴禁面向3—6歲學齡前兒童開展學科類培訓。”

  非學科類培訓被納入今年監管重點。會上,教育廳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非學科校外培訓主管部門,嚴把非學科類培訓準入關口,做好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變更、新設、審課、售課、消課等管理工作,嚴格日常監管,形成治理合力。特別要抓好全流程監管,嚴格規范培訓行為,堅決防止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打擦邊球”開展學科類培訓。

  在藝考培訓機構治理方面,今年將持續整治藝考培訓機構無證辦學、虛假宣傳、違規收費等突出問題,嚴厲打擊性侵等違法行為,鞏固專項治理成果。加強藝考培訓機構資質、人員、收費、安全等方面監管,建立健全長效治理機制。

  據了解,“雙減”實施以來,通過從嚴治理校外培訓,限制培訓機構數量、限制收費價格、限制開班時間,強化培訓預收費監管、開展隱形變異培訓治理等一系列具體舉措,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由“雙減”前的7029家減少到450家,減少93.6%;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全部實行政府指導價,培訓收費降低約75%;非節假日學科類培訓時間由“雙減”前的每周30學時以上壓縮至每周10學時內;義務教育階段參訓學生從49.5萬人減少到5萬人左右,減少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