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樂山大佛素來有此美稱。但最近網上卻有傳言,有專家建議修復大像閣,將樂山大佛放進樓里保護,讓樂山大佛的粉絲們坐不住了!

  “世人再難看到大佛全貌就算了,萬一把大佛損壞了,可沒后悔藥吃!”近日,有網民在麻辣社區(qū)“群眾呼聲”——四川網絡問政平臺留言,希望相關部門謹慎實施對樂山大佛的保護措施。樂山大佛景區(qū)管委會回復稱,目前沒有恢復大像閣的計劃,但它的文物遺跡需要開展考古調查,為今后修建保護設施提供依據(jù)。

  >>網民呼叫樂山景區(qū) 真的要動工搞大像閣么?

  網民“樂呵呵的zy小牛”在帖文中寫道:現(xiàn)在的人連大佛排水滲水機制仍未弄清,就提議在周圍大興土木,著實魯莽!有個別專家未經周密論證就瞎提建議,希望我們樂山當?shù)夭灰狭恕肮碜拥难螽敗薄H绻詈筮€非要動工搞大像閣,希望立塊碑把所有決策和論證的人名字刻上去,功過留給后人說一說。

  不少網民跟帖留言力挺“樂呵呵的zy小牛”。“小菜007”認為,復原大像閣等于給樂山大佛“加個蓋蓋”,“鬧著玩吧?修起來豈不把大佛完全遮擋了?”還有網民以南部縣禹跡山大佛為對比,認為就是把大佛從露天壩搬到金碧輝煌的高樓,才變得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樂山大佛不要重蹈覆轍了,專家清凈一下吧!”

  還有網民為樂山大佛的保護建言獻策,認為相比在大佛身上修閣樓,不如采用懸挑式鋼結構玻璃建筑,遮風避雨,還不遮擋游客觀賞。

  >>樂山景區(qū):要保護 但沒有修大像閣的計劃

  樂山大佛景區(qū)管委會對網上的說法予以澄清,表示目前管理單位沒有恢復大像閣的計劃,但需要對它的文物遺跡開展考古調查,也是為今后修建保護設施提供依據(jù),如保護棚、窟檐設計等。

  管委會解釋稱,修建樂山大佛保護性設施是治理水害、減緩風化以及阻擋植被生長等最為有效的措施,能夠遮風擋雨,降低陽光輻射的溫差作用等環(huán)境變化影響,為大佛提供一個利于保存的穩(wěn)定環(huán)境。但這需要在其他病害得到有效治理的情況下開展,且該工作極為敏感、富有爭議、社會廣泛關注以及需開展多項評估工作,極其復雜。

  據(jù)悉,樂山大佛歷經1300多年的風吹日曬,酸雨腐蝕導致其“臉花鼻黑”。樂山景區(qū)管委會至今已對其進行過8次修復,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樂山大佛的面部經過“蒸汽法”軟化打磨后,原有的“污垢”消失不見,被網民戲稱為“開了十級美顏”,但幾個月后它又重回“臉花鼻黑”舊模樣。

  樂山大佛的保護工作,看來是任重道遠,你有什么妙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