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日前,經濟和信息化廳出臺《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培育認定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提出將把支持集群培育發展作為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

  中小企業是改善民生、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有利于促進各種產業資源的快速流動,放大產業協作效應,從而在產業鏈關鍵環節實現“卡位”“補位”,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暫行辦法》明確,我省將從提升集群主導產業優勢、激發集群創新活力、推進集群數字化升級、加快集群綠色低碳轉型、深化集群開放合作、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務能力六個方向開展培育工作。

  《暫行辦法》規定,申報省級集群要求在縣級區劃范圍內,堅持自愿參與原則。要求集群內企業近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質量和環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和數據安全事件,以及偷稅漏稅、違法違規、嚴重失信和其它重大問題的行為;同時,應滿足《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標準》中集群核心競爭力、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產業鏈供應鏈協作、協同創新能力、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水平、產業開放合作、綜合治理與服務能力等八大領域提出的具體評價指標。省級集群認定有效期為三年。

  認定過后重在培育。根據《暫行辦法》,我省將建立集群培育庫,發揮財政資金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金積極支持集群發展,鼓勵省級產業投資基金、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各類投資基金支持集群中小企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

  據了解,2022年國家啟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評選,首批100家產業集群中,成都市青羊區航空配套產業集群、射洪市鋰電材料產業集群、成都市武侯區微波射頻產業集群、廣漢市油氣鉆采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綿陽市涪城區連接器產業集群等5家四川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