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

  4月1日一早,一筐筐早熟枇杷從西昌市北山枇杷園運出,有的發往市區的超市和市場,有的通過便捷通達的物流運往外地。安寧河谷適宜種植枇杷、櫻桃等農特產品,群眾鼓起“錢袋子”,山地變身“綠色銀行”,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在涼山,分布著干熱河谷、二半山和高山等不同地形地貌,農業產業發展優勢各不相同。近期,涼山州政府印發《涼山州“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聚焦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等目標,針對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綠色發展、特色產業等不同層面,勾勒出明晰的“施工圖”。

  增糧

  加快建設“天府第二糧倉”

  “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新建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涼山州農業農村局局長阿呷說哈解讀《規劃》稱,要“加快建設‘天府第二糧倉’,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在增加糧食產量方面,涼山將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抓好水稻、玉米、小麥生產,積極發展馬鈴薯、蕎燕麥等特色糧食生產,擴大油菜、大豆、花生等油料種植面積。《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州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1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51.2億斤。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涼山將在安寧河流域和鹽源、昭覺、布拖、越西、喜德等縣的平緩地帶,大力實施田型調整及田網、渠網、路網“三網”配套建設,打造集中連片、宜機作業的高標準農田;在寧南、金陽、甘洛、雷波等縣峽谷緩坡碎片地帶,實施以“田網、路網”為主的建設內容,打造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十四五”期間,全州將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89.85萬畝,改造提升面積30.43萬畝。

  此外,涼山將實施蕎麥產業提升工程,培育出一批涼山特色蕎麥新品種,打造1—2個國家級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實現蕎麥年加工量達到7萬噸,成立國家蕎麥博物館,申報苦蕎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增產

  抓住特色優勢謀求現代化

  《規劃》明確,涼山將建設生態畜牧(漁)、特色水果、優質花卉等九大產業,高效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加快建設特色水果基地。涼山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夏季草莓、早熟枇杷、早春櫻桃、晚熟芒果、晚熟葡萄等高效產業,推動標準化基地建設;同時繼續擦亮石榴、蘋果、臍橙等特色水果金字招牌,實施采后處理、冷鏈物流、初精加工、品牌市場全產業鏈發展,提高發展質效。

會理石榴是涼山特色農業名片。何勤華 攝會理石榴是涼山特色農業名片。何勤華 攝

  馬鈴薯是涼山州二半山及以上地區優勢作物,涼山將搶抓爭創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馬鈴薯主食化開發戰略機遇,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打造四川最大的專用商品薯基地。

  在蔬菜產業方面,涼山將發揮錯季、綠色兩大優勢,重點建設低山河谷壩區冬春早市蔬菜基地和高二半山夏秋綠色蔬菜基地。

  此外,森林生態旅游被確定為涼山發展林業特色產業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