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直“氣”壯

  去年10月,遂寧蜂巢能源20GWh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竣工投產,為遂寧鋰電產業版圖補上一塊重要拼圖。值得注意的是,這塊拼圖并未落在鋰電產業最為集中的射洪市,而是成為了遂寧經開區引進的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

  落子背后的邏輯是什么?遂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對標行動中,遂寧與昆山、成都等多個先發城市進行對比發現,“統籌全市資源,下好一盤產業棋”是這些城市的共同經驗,“如果不從全市層面去考慮,很容易造成同一區域內的無序甚至是惡性競爭。”

  結合各區縣資源優勢,遂寧確定了差異化的鋰電產業發展思路,比如在射洪市建設“鋰電之都”核心區,持續鞏固基礎鋰鹽、正極材料產能優勢;在安居區建設“鋰電之都”引領區,推動隔膜、電芯、電池集成系統、關鍵輔材等重要環節加快成勢;在蓬溪縣建設“鋰電之都”拓展區,在做實正負極材料產能基礎上,積極發展隔膜、銅箔等配套產業……

  思路決定出路。在去年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4.6%的基礎上,今年1—2月遂寧全市鋰電產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29.2%,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作為“鋰電之都”的核心區,射洪市在近2年內新增了20余個鋰電項目,園區內鋰電產業鏈上市企業達到10家,“今年射洪鋰電產業產值將在去年320億元的基礎上邁上600億元臺階,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鋰材料集散地。”射洪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李毅說。

  在遂寧市決策層看來,“鋰”想絕非一枝獨秀。作為全省重點培育的八大千億綠色化工產業基地之一,遂寧還在全力推進“東方氣都”的建設。數據顯示,2021年底,以遂寧為中心的區域天然氣探明儲量超8000億立方米,約占四川天然氣(不含頁巖氣)總量的20%。在遂寧市安居區,遂寧儲氣調峰基地項目正在全速推進,項目投運后,可實現每天96萬標準立方米的調峰能力。

  “鋰”直“氣”壯,反映的是遂寧構建多元化產業結構、提升城市發展韌性的決心和行動。遂寧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袁敏介紹,遂寧正著力構建起“3+3+3”現代工業體系,即鋰電、能源化工、電子信息三大優勢產業,綠色食品、裝備制造、智能家居三大特色產業以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先進材料三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綠色經濟強市。

川師大遂寧校區 劉作鵬 攝川師大遂寧校區 劉作鵬 攝

  歸零再出發

  集中簽約23個重大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以高鐵低碳(生態)新城為代表的城市片區綜合開發項目加快推進,進一步拓展產城融合空間;開展大規模重大項目拉練,激發對標跨越熱情……今年開年以來,遂寧經濟加速前進。

  遂寧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盡管通過“對標”行動,拉動了遂寧較快發展,但這種較快發展是在較低基數上實現的,遂寧發展面臨的“三重壓力”“三大瓶頸”“三大頑疾”仍然存在,既要“追趕”又要“轉型”的雙重任務沒有改變。

  為此,遂寧市將今年確定為“全力拼經濟、合力搞建設”年,在開展“對標競進”“對標趕超”活動的基礎上,接續開展“對標跨越”活動,以歸零心態再出發,在你追我趕的“競技跑”中提質提速,實現趕超進位。

  建立在“競進”“趕超”基礎上的“跨越”,依然圍繞“人”“城”“產”三篇文章展開。

  持續發力,做強主導產業。2月,遂寧舉行一季度集中簽約儀式,23個項目總投資金額270.6億元,其中,涉及鋰電、能源化工、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等遂寧“3+3+3”現代工業體系的重點產業項目18個,占簽約項目總數的78%。遂寧將著力推動鋰電、能源化工、電子信息三大優勢產業率先形成千億產業集群。

  拓展空間,提升城市能級。2月,遂寧市高鐵低碳(生態)新城開工,吹響了片區綜合開發“集結號”。聚焦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宜居宜業,遂寧深入實施“城市能級全面提升”行動,把城市片區綜合開發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規劃建設7個片區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達458.4億元,將有力促進城市內涵式發展。

  配強要素,凝聚發展動力。3月,四川師范大學的1002名實習學生入住遂寧校區,標志著遂寧第一所本科院校正式投入使用。除了四川師范大學遂寧校區,遂寧還有四川能源職業學院、遂寧工程職業學院等多個項目在同步推進,遂寧瞄準區域職業教育中心目標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