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阮長安 陳君 蔣君芳 行曉藝

  “平靜的湖面,訓練不出彪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就不出時代的強人。”在涪江之畔的遂寧,這句話廣為流傳。

  2021年8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遂寧市第八次代表大會,鮮明確立了筑“三城”(綠色智造名城、生態公園名城、養心文旅名城)興“三都”(西部水都、東方氣都、世界鋰都)、實施“六大對標競進行動”,加速升騰“成渝之星”的總體工作思路。

  潮涌涪江氣象新。迅速成為遂寧全市各級各部門工作主旋律的“六大對標競進行動”,成為一顆關鍵“石子”,激活了遂寧發展的一池“春水”:2022年,遂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4.47億元,GDP增速居全省第4位;18項經濟指標處于“全省第一方陣”,其中3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一,3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二,4項指標增速全省第三。

  歸零再出發。在全面開啟遂寧現代化建設的起步之年,遂寧繼“對標競進”和“對標趕超”后,即將接續啟動“對標跨越”行動,加快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范市和鋰電之都。

遂寧城市全景 遂寧市委宣傳部供圖遂寧城市全景 遂寧市委宣傳部供圖

  以“石”激“浪”

  在全省21個市州中,遂寧是面積第二小的城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遂寧5322平方公里的面積上聚集了約280萬常住人口,排在全省第13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里的經濟繁榮程度。

  但,也面臨挑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與2010年相比,遂寧全市常住人口減少近44萬人、下降13.5%,流失速度遠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口流失,折射出城市發展競爭力和吸引力的短板。“十三五”期間,遂寧經濟總量在全省排位連升3位,但仍排在全省“下半區”。此外,2021年遂寧GDP同比增速下降到全省12位,相比2020年下降8位。

  于全省經濟發展版圖中審視遂寧,能強烈感受到“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緊迫感。全省7個區域中心城市的經濟總量全部超過2000億元、且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廣安借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東門戶效應加速釋放,攀枝花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穩……

  看挑戰,更看機遇。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支持遂寧建設成渝中部現代化建設示范市和鋰電之都,為遂寧邁步新征程標注鮮明的時代坐標。

  在遂寧市委主要負責人看來,省委賦予遂寧“鋰電之都”的定位,給在鋰電產業耕耘多年、有一定基礎的遂寧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但在新能源風口下,福建寧德、江西宜春、江蘇常州等多個城市都在鋰電產業鏈落子串珠,鋰電“賽道”上的競爭正日益白熱化,若遂寧不抓住眼前的發展機遇加速奔跑,則優勢轉瞬即逝。

  時不我待,“跑得慢”也是落后。為此,遂寧在2021年正式啟動“對標競進、比學趕超、提質晉位”活動,全市掀起經濟社會全面融入、城市能級全面提升、產業園區全面升級、美麗鄉村全面振興、生態環境全面改善、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六大對標競進行動”熱潮。

  以“石”激“浪”。在遂寧人看來,“六大對標競進行動”的啟動,就是要放眼全國“運動場”、切入成渝“大賽道”,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引領全市上下全力拼現代化的經濟、合力搞高質量的建設。

四川射洪經開區鋰電高新產業園 劉作鵬 攝四川射洪經開區鋰電高新產業園 劉作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