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檢察宣 四川法治報-法治四川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一多
網約車師傅到了約定地點,沒接到人,只接到一個文件夾,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文件夾里裝的卻是毒品。
“陳哥,今天下午再發點貨給我。”“好,你還在上次那個地方等,車到了把文件夾拿下來就行。”掛斷電話后,陳某打開網約車軟件開始故技重施。可這次和陳某預想的不一樣,網約車剛到他與買家商量的地點,就被守候在此的公安民警抓獲,并從文件夾中搜查出毒品。
“我真不知道文件夾里有毒品。”據網約車司機交代,接單后,他到了約定的上車點,等了半天那人才過來,說自己改變行程準備取消訂單,又說可以拜托我送這個文件夾,繼續完成這個訂單。“我想著耽誤了這么久,能完成一單肯定好,就答應了他,哪曉得他是利用我送毒品!”網約車司機說。根據打車信息,陳某很快落網,民警當場從陳某身上查獲多袋共計14.42克甲基苯丙胺及一部用于毒品交易聯絡的手機。經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近日,被告人陳某因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一個月。
武侯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鐘川告訴記者,近期,他們已辦理了3起利用網約車運輸毒品的販賣毒品案件。其中,販毒分子與購買者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達成交易合意,然后通過網約車平臺下單,將隱藏了毒品的抱枕、文件夾等物品交給網約車司機,實現販毒人員與毒品無接觸投送,大大增加了打擊難度。
據悉,針對“互聯網聯絡+網約車運輸+線上支付”的非接觸式毒品犯罪新形式,武侯區檢察院以開拓性思路落實最高檢“七號檢察建議”,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從嚴整治網約車行業“捎貨”行為,切斷毒品販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