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4月11日,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發布2023年一季度消費者投訴信息統計分析報告。報告披露,今年一季度價格類投訴2150件,位列總量第三,環比上升6.4%,投訴上升幅度位居榜首。

  今年1月28日,遂寧市船山區消委接到消費者投訴稱,在市城區某餐館就餐實際消費363.5元卻被收取了364元。經調查了解,該餐館收銀系統按角四舍五入到元的收費方式進行設置。經調解,經營者退還消費者多收取費用0.5元。同時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之規定,由船山區市場監管局立案對餐館的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無獨有偶。今年2月22日羅先生向宜賓市長寧縣消委電話投訴稱2月18日在某火鍋店用餐,實際消費186.8元,結賬時商家收取187元。經調查核實,該火鍋店使用某餐飲管理系統設置的四舍五入功能,“反向抹零”多收取羅先生0.2元。在調解中,羅先生表示不需要商家退還多收取的費用。最后,經“訴轉案”,長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火鍋店進行立案查處。

  四川省消委分析認為,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經營者低標高結、“反向抹零”;二是違規收取餐位費等費用;三是銷售商品未明碼標價或春節期間漲價幅度較大;四是涉疫藥品、甲流治療藥品等醫藥及醫療用品漲價銷售。

  四川省消委認為,商家所謂的“四舍五入”方便結算,“舍”的是商家的誠信,“入”的是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潛規則,看似只有幾毛幾分的小錢,實際上是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大事。在移動支付方式普及便捷的當下,經營者完全可以做到精準收款。商家單方面自行制定“四舍五入”規則,在收款時,未經消費者同意,便實施“反向抹零”,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屬于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