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今年一季度,食品類投訴1727件,占投訴總量的12.18%,居商品類投訴之首。這是4月11日記者從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獲悉的。
今年1月21日,資陽市消費者程先生向資陽市消委高新分會投訴稱:他于今年1月20在資陽高新區某超市購買了317.60元鴨子腺胃食管、火鍋牛排等食品,回家后發現其中共計價值282.10元的食品已過期,經聯合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執法人員現場核查問題屬實。經調解,該超市依法向程先生賠償過期食品貨值十倍金額,共計2821元。
省消委此次還公布了另一個典型案例。今年2月10日消費者王先生向攀枝花市鹽邊縣消委投訴稱:他于2022年11月2日在某超市花8.7元購買的一袋羅漢果,發現標簽上的生產日期為2022年7月27日,原始標簽上的生產日期(2022年4月21日)被覆蓋,認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款: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要求維護其合法權益。經對超市的進貨票據及資料進行核實,王先生購買的產品生產日期應為2022年7月27日,因該超市在分裝時使用了上一批次未使用完的分裝盒,出現了兩個生產日期,屬于包裝瑕疵。最終,縣消委要求該超市及時整改、規范標簽,王先生表示滿意。
省消委分析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涉及食品類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食品質量問題,如經營者銷售過期、變質食品或以次充好等問題;二是食品標簽問題,如標注不規范、銷售“三無食品”;三是食品類產品宣傳問題,如經營者夸大、虛假宣傳或對產地、原料等重要信息進行不實說明。
省消委認為,“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建議相關部門持續推進食品安全行動和食品風險排查,加大食品抽檢監測力度,加快查辦食品安全案件速度,全方位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力。
省消委同時提示,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時,應做到“三看三注意”:一看食品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注意食品外包裝上是否標明食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二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注意是否超過保質期;三看食品外觀,注意不購買感官異常的食品,并索取購貨憑證。一旦所購食品出現質量問題時,應及時與商家協商解決,也可直接向消委組織投訴或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及時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