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雅安觀察 黃剛 攝影報道

  到了四川雅安石棉,可以說是“無燒烤不成席,萬物皆可烤”。傍晚,石棉街頭巷尾的燒烤店坐滿客人。一股猛火撲上來,騰到空中,鐵板上的肉隨著油溫升高“滋滋”作響,食客紛紛舉起手機,拍下“火上飄”的精彩瞬間,本地人淡定地喝著啤酒、擺著龍門陣,享受夜晚里最輕松的時刻。

傍晚,石棉街頭巷尾的燒烤店坐滿客人。傍晚,石棉街頭巷尾的燒烤店坐滿客人。

  對于大渡河畔的石棉縣城來說,燒烤是每個夜晚的最佳搭配。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石棉形成了獨特的燒烤文化。在一份網絡名單中,石棉燒烤被評為“全國燒烤十強冠軍”,有“天下第一燒”的名號。

石棉燒烤“火上飄”。石棉燒烤“火上飄”。

  石棉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石棉縣依礦而建、因礦而興,是全國唯一以非金屬礦命名的縣。過去,因為夜生活豐富,石棉被稱作雅安的“小香港”。直到現在,因為燒烤的火爆,石棉仍然是雅安夜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石棉燒烤的興盛,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得益于當時曾是全國八大石棉礦之一的四川石棉礦(簡稱川礦)工人。川礦工人來自五湖四海,在眾口難調的情況下,工友們發現融合藏族、彝族特色的烤食最適宜聚餐,因此常聚在一起吃燒烤、交流感情。后來,一些川礦工人退休,也在當地開起了燒烤店,如今走在石棉街上,仍有不少老字號燒烤店是當初川礦工人開的。

特色烤串。特色烤串。

  經過后來的發展演變,造就了串串燒烤、火上飄、鐵板燒、鍋蓋燒、網燒、瓦片燒等多種類型。鐵板燒為石棉燒烤首創,在一塊長方形薄鐵板上打孔,把各種食物放到一塊長方形薄鐵板上炙烤,當一片片薄如紙翼的魚片、牛肉、腰片等接觸鐵板,火焰立即騰到空中,頗具視覺效果。這種燒烤方式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火上飄”,現在仍然是石棉燒烤最受歡迎的類型之一。

  近年來,石棉縣通過無煙改造、政策獎補、創建燒烤協會等一系列舉措,推動燒烤行業發展,做大石棉燒烤的品牌,以品牌影響力帶動全縣文旅產業發展。目前,石棉燒烤業發展迅速,縣城有300余家燒烤店,約占餐飲店鋪總量的50%。

  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厚多元的文化底蘊,造就了石棉開放、陽光、熱烈的個性,也賦予了石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濃郁多元的飲食文化。除了燒烤,石棉草科雞、彝族坨坨肉、藏族糌粑、石磨豆花、蕎粑粑等地域風情美食也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