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薛蕾
近日,“五一民宿價格瘋漲”登上熱搜。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黃金周加持下,民宿、酒店價格開始上漲。而旅游業有淡旺季周期,商家小幅漲價可以接受,但部分民宿價格漲幅翻倍甚至超過10倍,這已違背常理。有業內人士表示,五一本是放松出行的好時節,莫讓“住宿刺客”寒了游客的心。
今年五一出行熱度猛烈升溫
出行在外住宿費一直是大頭,準備再次去西昌旅行的小文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如果是淡季出行,住宿費用大概占了出行總費用的50%,但若是五一出行,住宿支出大概將占到總費用的80%左右。
小文表示,今年3月份去西昌,三天兩晚行程兩個人總共花了1200元左右,訂的民宿328元一晚,住宿費用共600元出頭。但臨近五一,她們之前住過的民宿已經漲到了608元一晚。
“高鐵票、景點門票、餐館吃飯這些價格比較恒定,價格浮動高的就是住宿費。明明設施什么都沒變,但價格卻幾乎翻倍,我不太能接受。”小文說。
跟小文有著同樣想法的不在少數,但在五一小長假的誘惑下,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出門旅行。攜程大交通市場搜索指數顯示, 今年五一假期的境內機票搜索熱度超過2022年同期290%以上,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0%。住宿行業的火爆程度更是遠超預期,五一假期境內酒店市場搜索熱度已達2022年同期的9倍以上,相較2019年同期也增長了近200%。
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美團平臺上的酒店和民宿價格幾乎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4月30日和5月1日這兩天是房價最高點,有的甚至翻了兩三倍。而5月1日之后,房價會有一個小幅回落,雖然仍高于日常價格,但相比五一當天好了很多。
這類民宿價格“水漲船高”
“今年五一從4月29日開始放假,按照以前的慣例,4月30日和5月1日是出行高峰期,而5月1日之后就只剩兩天時間,路途比較趕的游客要從5月2日開始返程,所以這兩天貴一些也能理解。”民宿經營者姚瑞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
不漲價或漲幅較小的民宿也不是沒有。五十歲出頭的羅生已經經營民宿十余年,幾十年沒漲過價,之前都是隨緣等客人,今年才開始用美團線上訂房,也是今年五一開始客房漲價,但漲幅不高,每間房上漲不到100元。
“主要是為了抵消平臺抽成,所以價格漲了些。我們這兒夏天生意好,冬天幾乎沒有人,一年只做半年的生意,所以這幾個月比較重要。”
據羅生透露,在民宿行業,自己家的房子自己運營,一般都不會亂漲價,房子空著就空著,也沒啥損失。但他所在的縣城,不少民宿都是代運營模式,即第三方公司統一租賃居民房屋,這類民宿一般五一價格漲幅較高,翻倍是“標配”,更有甚者甚至翻了10倍。
羅生也曾被代運營公司找上門。羅生家的房子共500多平方米,2021年,曾有代運營公司愿意以6萬元/年的價格買下羅生民宿未來10年的經營權,錢款一次性付清,代運營公司擁有民宿改造權。但由于代運營公司要求羅生一家搬離現有住所,綜合各種因素后,羅生并未同意。
代運營模式拉高民宿價格
羅生所在的縣城是旅游城市,旅游業一直是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在市場需求旺盛、政府積極支持下,家有空房的村民紛紛改裝自家房屋開民宿賺錢,民宿數量漸漸多了起來。從近一兩年開始,高端民宿概念盛行,民宿代運營機構開始冒頭,他們大量租賃旅游景區的閑置房屋,然后進行升級改造,價格一下子“水漲船高”。
民宿運營機構的入局確實提升了民宿的整體質量,其還為當地婦女提供了“管家”崗位,促進了就業,對當地經濟增收有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代運營機構主要以互聯網宣傳為主的路徑,容易滋生虛假宣傳等問題。
金融投資報記者調查后發現,目前民宿代運營機構主要宣傳地集中在小紅書、微博、抖音等平臺,文案制作精美,常被稱為“網紅民宿”,價格相較普通酒店價格要高。
據多名消費者向金融投資報記者透露,“網紅民宿”虛假宣傳較為嚴重。小文就遇見過多次民宿圖片與現實不符的情況。多名民宿消費者告訴記者,景區的民宿勝在環境,但相較于連鎖酒店,居住質量不恒定,多名消費者表示,遇到過近千元一晚的民宿存在環境吵鬧、房間有異味、設施較舊、水壓不穩等情況。
目前,民宿行業并無完善的定價機制,市場監管也面臨一定困難,這也是五一民宿價格狂飆刺痛消費者的一大重要原因。
■律師說法
臨時毀約坐地漲價違法消費者可多種方式維權
五一出行,快樂至上。當遇到“住宿刺客”也無需慌張。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所龔嘉璇律師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商家五一住宿臨時毀約、坐地漲價的行為是違法的。訂單成立即意味著商家與消費者之間達成訂房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家不得隨意取消合同,不得拒絕履行合同或者變相提高履行合同的標準。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也規定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平等的主體地位,以及民宿價格受市場監管不得隨意定價等。
龔嘉璇表示,如果商家有欺詐行為,如虛構解約理由、虛構價格等,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賠償三倍損失,同時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維權,如與商家協商,并通過錄音錄像、拍照、溝通記錄留存、發函等多種方式進行取證。與商家無法協商溝通一致時,可向平臺投訴處理或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旅游管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
此外,誠信評價體系建設也至關重要。龔嘉璇認為,平臺和當地政府應打造誠信評價體系,對于部分惡意漲價、擾亂市場秩序的商家進行監督,將不良民宿列入黑名單,甚至限制其開展業務。
“民宿行業亂象需要從多方進行監管與糾正。在法律層面上,需要建立規范的監管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于民宿行業的監管,制定對于漲價、違約等行為的政策標準。同時,各地政府也應建立更加便捷的糾紛投訴調節機制,讓游客能夠更方便地反映旅游過程中遇到的侵權問題。”龔嘉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