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19時許,華燈初上,市城區觀音湖犀牛堤碼頭——2023國潮燈籠秘境美食生活節活動現場人來人往,叫賣聲不絕于耳。“五一”小長假節后首周,遂寧市“夜經濟”與“外擺經濟”相互碰撞,持續燃旺城市“煙火氣”。
“我們都是回頭客了。”65歲的吳麗君和家人駐足在手工糖攤位前挑選,“活動就在家門口,吃的玩的都有,家里人每天也會來湊熱鬧。”

“夜經濟”一頭連著居民生活、消費延伸,一頭連著商業復蘇、經濟發展。日前,我市印發《關于進一步開放城市公共空間支持市城區商業主體開展特色經營活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在城市公共空間開展主題促銷、主題演藝活動,支持夜間經濟帶、特色街、示范點等多元服務業態發展,設置特色標識牌,通過燈光效果營造夜間經濟氛圍,打造遂寧特色高品質外擺攤點等。
“外擺”出的消費新活力,讓手工糖攤戶楊道斌言語間滿是喜悅,“這比我們平時在店里售賣的生意好太多了。”楊道斌告訴記者,該攤位主要銷售手工糖、兒童糖以及果酥等20個品種,“從4月29日到5月5日,我們已經售賣了6萬元左右。”

同一時間,港尚港夜晚經濟區內,餐飲店商家吳麗正在忙著組織店員招呼前來的第二批食客,“從‘五一’到現在,從6點左右開始陸續上客,每天要接待三輪食客,天天滿座。”她說,目前店內每晚平均能接待30桌食客,平均收入約為1萬元。
“現在天氣很好,能和朋友們一起在室外坐著吃飯聊天,氛圍很好。”消費者吳春艷說。隨著夜色漸濃,道路兩旁形色各異的招牌愈發突顯,食客成群結隊涌現在街頭。如今,品質突出、特色鮮明、夜景優美、活動豐富的夜晚經濟區與街區正成為遂寧打造城市消費的重要窗口。
(全媒體記者 劉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