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遂寧市道路運輸和港航海事事務中心(簡稱“市運輸中心”)發布《關于遂寧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風險預警的通告》,提醒眾人謹慎投資網約車、從業網約車司機。交通運輸部門為何會發布市場預警?其背后暴露出網約車行業哪些問題?我市網約車市場經營情況究竟如何?遂寧傳媒集團記者對此展開了深入調查。
派單減少收入驟減
網約車這碗“飯”已不香了
“節約出行開支,大家肯定是選擇價格最優惠、派車最快速的?!?月4日10時,在市河東新區遂州新城小區大門外,市民王先生與往常一樣,掏出手機打開手機高德地圖,選擇目的地后,再下翻網約車選擇頁面,選乘網約車。頁面顯示,一口價特價網約車企和經濟性網約車企達6家,2.8公里的行程,打車價格最低7元,最高11元。點開某網約車平臺下單后,不到20秒的功夫,王先生的手機上便提示已有司機接單。
市民王先生的下單選擇,折射出網約車行業領域的競爭現狀。

“以前一天跑4、50單,每天的流水加上平臺的獎勵,月收入輕松上萬?,F在受大環境影響,一天最好的情況下能跑夠30單,收入大幅縮水?!弊鳛樽钤缫慌蔚尉W約車的“弄潮兒”,從事網約車司機已6年的錢師傅告訴記者,隨著網約車運力“過?!薄⒏髌脚_競爭,如今從事網約車經營已面臨極大壓力,“網約車平臺抽層比例太高、分類派單、低價派單均是影響收入的關鍵因素,網約車駕駛員的收入已不復最初的‘輝煌’。”
“平臺抽層以前是25%,現在不高于30%,實際已經接近30%。”同樣從事網約車司機多年的孟師傅算了一筆賬,以價值7萬元的燃油改天然氣網約車每天常規工作時限接單30單為例,一天營運流水在250元至300元,其中車輛損耗和保險成本在50元以上,再除去燃氣、平臺抽層,純收入大概在150元左右。在不少駕駛員看來,這樣的收入并不高,與網約車從業者付出的成本已不相匹配。

行業規范趨于嚴格
“去自由化”提高行業門檻
作為曾經的共享經濟典范,在不少駕駛員看來,網約車是通過平臺將閑置車輛利用起來賺取收入,滿足駕駛員的“自由”,是不少網約車平臺成立和不少駕駛員進入網約車行業的初衷。
調查中記者發現,這樣的景象正在逐步消逝。據市運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立足規范網約車市場秩序,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去自由化”是規范網約車市場的必要手段。自2017年以來,在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市率先在全省推進網約車“去自由化”,“三證”為網約車合法化戴上了“緊箍咒”,具體為:網約車企平臺需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駕駛員需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車輛需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三證齊備方可視為合法經營。
記者還從市運輸中心了解到,私家車用于跑網約車,車輛性質要變更為營運性質,不僅每年需要承擔5千元至6千元的保險費用,還有8年和60萬公里強制報廢的規定,網約車經營成本和入市門檻被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更加嚴格的執法行為,也將以“共享”為名義從事非法營運的網約車攔在了門外。
在硬性規定下,我市網約車完成了從共享經濟到道路運輸行業的轉變,網約車行業亦從“野蠻生長的上半場”邁入“規范經營的下半場”。
司機日均接單10余單
多平臺在規范化中勉強求生
記者調查發現,網約車收入的降低,其背后更多的是多平臺相互競爭的結果。
打開手機各種網約車軟件,隨處可見醒目的司機招募信息。對以派單抽層維持經營的平臺而言,掌握更多的網約車司機,就意味著掌握更多的派單量。為此,在這些信息中,操作簡單、接單自由、收入保障等廣告詞并不鮮見,甚至有平臺打出注冊就送紅包的廣告,吸引司機前來注冊。
然而,實際情況是截至目前,我市注冊網約車平臺企業已經達到10家,注冊網約車約2500輛,取得網約車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超6000人。按照目前全市每日網約車下單量,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量不足15單。這樣的接單量根本無法維持當前已注冊網約車的經營需求,更無法保障駕駛員的穩定收入。
“在堅持走合規化發展路子的前提下,目前我們的平臺勉強維持生存?!?月4日,某網約車平臺遂寧公司業務負責人表示,從近期數據來看,平臺注冊的司機日均接單量為10余單,相較過去,平臺司機日均接單量下降幅度較大,平臺為留住顧客和司機,不得不拿出真銀白銀的補貼和優惠。該負責人說:“如果我們針對司機端、乘客端沒有獎勵和優惠,那么在我們平臺上接單、下單的司機和乘客就會越來越少?!?/p>
監管口子越扎越緊
選擇網約車行業還需更謹慎
記者從市運輸中心了解到,一座城市的網約車數量應當與市民出行需求相匹配,過多的網約車勢必會影響到行業健康發展。自2019年開始,我市網約車注冊數量逐年快速增長,遂寧市城區網約車數量已達到“警戒值”?!罢驹谛袠I主管部門的角度,對遂寧網約車行業進行風險警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市運輸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我們立案查處網約車平臺違法行為3起,督促平臺清退了不合規網約車1079輛,查扣非法營運車輛192輛。”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說,一些網約車企平臺為獲取更大收益,對不合規的車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傾向于給不合規車輛派單,破壞了網約車市場的秩序。對此,執法部門不斷加大監管力度與執法強度,通過系列措施遏制非法運營等不合規現象。
“按照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適度有序發展出租汽車、優化城市交通結構的基本思路,規范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我們監管的口子只會越扎越緊?!笔羞\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私家車保有量逐年增加,網約車市場運力已飽和且過剩,部分網約車企平臺公司因訂單少致車輛閑置,建議有意從事網約車經營的企業和從業人員認真調研市場、深入了解政策、謹慎投資或進入我市網約車市場,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速評]
網約車市場運力已飽和且過剩 入“行”需謹慎
提起網約車,你會想起什么?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會是滴滴司機月入過萬的畫面。但這一切,已經被市場所打破。
預警再預警!提醒再提醒!記者認為,這不僅對我們遂寧本地的網約車從業者,或有意參與者,甚至對全國的網約車行業都有很深刻的警示意義。
給網約車一個合法的出路,不僅僅是鼓勵這種新業態發展,同時也是規范其健康發展,更是尊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有效手段。記者采訪梳理出這樣幾個關鍵詞,回顧我市在規范網約車行業領域的節奏和力度:
●2017年3月,《遂寧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出臺,明確在遂寧市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需要具備三個要件:線上服務平臺需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駕駛員需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車輛需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
●2017年9月,滴滴平臺在遂寧取得平臺經營許可;同年9月底,全省第一批合法網約車運輸證在遂寧產生,我市合規網約車正式進入市場全面啟動。
●2018年12月,原市運管處向滴滴網約車平臺下發“最后通牒”,要求年底前停止向非法網約車派單。
●原市運管處多次約談滴滴公司、督促滴滴遂寧辦事處持續開展對車輛和駕駛員不合規清理工作,至2019年11月,清理有違法犯罪記錄司機73人,封禁背景審核不通過司機668人,封禁服務質量較差司機159人,封禁違規巡游攬客司機90人,封禁作弊司機133人,清理不合規車輛9385輛。
●2019年2月、11月,兩次向社會發布關于市城區網約車市場進入風險預警的公告。
●網約車合規化全省第一。當前數據顯示,市城區已許可“滴滴出行”“萬順叫車”“富臨蜜蜂出行”“呼我出行”“安徽好馬”“首汽約車”“捎點寶出行”“途途網約車”“雷霆科技”“妥妥E行”10家網約車平臺線下服務機構,現市城區已有2500輛合法網約車,日均派單量約為3.5萬車次。
●嚴管重罰。我市常態化開展非法營運專項整治行動的同時,同步依法實行網約車平臺、車輛雙罰制,其中,2021年6月查處滴滴出行網約車公司19起違法派單行為,處罰滴滴公司18.5萬元,開出全市網約車企業首批罰單;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查扣非法營運車650輛、1068輛、833輛,隨著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力度的加持,高壓態勢的持續保持,對促進市場健康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市運輸中心發布的這則風險預警通告提醒,網約車市場數量已過剩,有意從事網約車者理應充分了解行業風險、已經從事網約車者理應合法合規經營、有意從事網約車經營的企業理應謹慎參與投資。
?。ㄈ襟w記者 何飛 黃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