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彩霞  川觀新聞記者  魏馮

  5月9日,記者從四川疾控獲悉,夏季來臨,各種腸道致病菌逐漸活躍起來,傷寒副傷寒發病隨之增多。近十年來四川省傷寒、副傷寒發病呈現緩慢上升趨勢,部分地區因水源或食物污染引發的暴發疫情時有發生。為有效預防疾病,居民有必要提前儲備傷寒、副傷寒等腸道傳染病防病知識。

  據四川疾控專家介紹,所謂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沙門菌和副傷寒沙門菌引起的全身系統性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夏秋季高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法定的乙類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強、病程長、并發癥多、疾病負擔較重。傷寒、副傷寒沙門菌隨病人或帶菌者的糞便、尿液排出體外后污染環境和物品,并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蒼蠅等媒介進行傳播。典型病例以持續發熱、玫瑰疹、肝脾腫大、特殊中毒面容(表情淡漠、呆滯)、相對緩脈和白細胞減少為特征,嚴重并發癥為腸出血和腸穿孔。幼童癥狀多不典型,起病一般較急,體溫多為弛張熱,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明顯;老年人病情常不典型,體溫多不高,但虛弱者易虛脫、并發支氣管肺炎、心力衰竭等。

  哪些人容易患傷寒副傷寒?四川疾控專家表示,未患過傷寒副傷寒和未接種過疫苗的個體,不分性別年齡均易感,以5歲以下兒童和青壯年發病較高。發病后可獲得較穩固的免疫力,再次發病少見。傷寒和副傷寒之間無交叉免疫。

  在防控措施方面,四川疾控專家建議,個人講究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飲用開水,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生的蔬菜、未剝皮的水果,剩飯、剩菜、海產品等要燒熟煮透;另一方面,有不明原因持續發熱病人,要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同時,重點地區的重點人群,特別是食品、飲用水從業人員要及時接種傷寒疫苗;前往傷寒、副傷寒疫區建議提前接種傷寒疫苗,并保持良好的飲食衛生(吃熟食)和個人衛生(勤洗手、不喝生水)習慣。“一旦被確診為傷寒或副傷寒,患者應按醫生建議接受規范治療及相關檢驗,病期注意個人衛生,減少活動范圍,避免傳染給家人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