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陳昊/文 楊樹/圖
《川南經濟區“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川南經濟區的經濟總量將達到1.1萬億元,邁上萬億臺階。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和內自同城化發展,高水平建設全省第二經濟增長極。
5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五區共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川南經濟區專場,邀請自貢、瀘州、內江、宜賓四市有關負責人,介紹如何落實省委“五區共興”發展戰略,推動川南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全省第二經濟增長極。
看發展成績:經濟總量居全省五大片區第二位
發布會上,宜賓市委常委、副市長李翔帶來一組發展數據,2019年以來,宜賓連續三年GDP增速全省第一,2021年成為川南唯一、全省第三個GDP跨過3000億元臺階的城市。
川南經濟區另外三個城市的表現也不俗,目前瀘州經濟總量已超過2600億元,自貢和內江經濟總量均已超過1600億元。
四個城市的快速發展,支撐起了川南經濟區在全省經濟版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五”期間,川南經濟區經濟總量達7884億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16.2%,年均增長7.5%,增速居五大片區首位。2022年,川南四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24.7億元,經濟總量占五大片區第二位,占全省比重約為16.4%。
在總的經濟指標外,川南經濟區四個城市在很多細分賽道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自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肖冰東介紹,目前全省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中,有超過一半的企業來自千年鹽都自貢,該市彩燈出口額連續10年奪得四川傳統文化貿易出口第一名。
酒城瀘州近年來在縣域經濟的培育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介紹,該市江陽區已入圍全國百強區,5個區縣上榜中國西部百強區(縣),瀘州躋身全國Ⅱ型大城市。
依托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內江發力物流產業,先后引進落地新華國際物流中心、渤商西部物流中心等重大物流項目20個,推動該市2022年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
看產業推動:持續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
四川在線記者注意到,在攜手打造全省第二經濟增長極道路上,川南四市不約而同提到一個關鍵詞:新型工業化。
肖冰東提到,自貢將“工業強市”戰略確定為全市的“一號工程”,“我們將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在我市全局中的主引擎作用,以工業率先突破引領‘四化同步’整體提升。”為更好地推進新型工業化,自貢優選工業發展“新賽道”,差異化布局了新能源、新型化工、無人機及通航3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努力實現由“跟跑式”發展向“領跑式”發展轉變。
同樣是老工業城市的內江,將“做大工業”放在首位,聚力發展“頁巖氣+、釩鈦+、甜味+、裝備+”四大產業,加快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大新興產業,鞏固提升鋼鐵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我們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用于儲能的釩電解液的電池和電站,計劃6月份實現12MWH釩電站全省首臺(套)。”內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政介紹,目前內江正在加快推進“三基地一城市”建設,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釩液流生產基地,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釩電池釩電站制備集成基地,建成川渝能源一體化應急調峰基地和全國釩儲能應用場景的示范城市,以此推進“釩鈦+”產業達到千億的產能。
正在全力籌備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的宜賓市,近年來正是依靠持續突出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積極培育動力電池等新興產業,“跑入”發展快車道。“寧德時代項目全部建成產能將達295GWh,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單體產業基地項目。”李翔介紹說,宜賓下一步將加大產業招引力度,充分發揮產業鏈完整的優勢,持續引進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儲能電池等新型電池和硅碳負極材料、固態電解液等新型材料項目,進一步擴展、完善動力電池產業鏈生態。
看通道建設:助力川南經濟區內聯外暢
作為我省南向開放的重要平臺,川南經濟區四市在加速通道物流建設,助力經濟區內聯外暢上,展現出良好默契。當天的發布會上,四市有關負責人均提到了物流通道建設有關內容。
肖冰東介紹說,堅持交通先行的自貢,正在聚焦打造成渝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深入推進交通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提速建設成自宜高鐵、自貢至永川高速等重大項目,協同推動天府大道南延線等骨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支持瀘州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發布會上,瀘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洪波提到,目前瀘州已經高質量編制《瀘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我們將進一步提檔升級瀘州港集疏運功能,全力建設長江上游航運貿易中心。”
何洪波還特別提到,瀘州正在與宜賓共建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示范城市、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
在川南經濟區一體化推進過程中,城市之間的紐帶正在變得更為緊密。“我們正在會同川南渝西相關城市加快編制《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發展規劃》,推動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李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