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敏
川南經濟區地處川渝滇黔結合部,是我省南向開放的重要門戶,在全省經濟版圖中具有重要地位。5月10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五區共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川南經濟區專場,會上,自貢、瀘州、內江、宜賓有關負責人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自貢:實施四大戰略提升發展能級
自貢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肖冰東介紹,自貢緊扣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目標,深入實施“融圈強極、工業強市、文旅興市、城鄉融合”四大戰略,逐步提升戰略位勢和發展能級。
第一個關鍵詞是主動對接成渝“雙核”。自貢聚焦打造成渝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深入推進交通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提速建設成自宜高鐵、自貢至永川高速等重大項目。
第二個關鍵詞是優選工業發展“新賽道”。自貢市提出“工業強市”戰略這個“一號工程”,差異化布局新能源、新型化工、無人機及通航3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優選細分領域新賽道“建圈強鏈”,努力實現由“跟跑式”發展向“領跑式”發展轉變。
第三個關鍵詞是激發文旅融合“新動能”。自貢市依托獨特的“鹽龍燈紅”文旅資源,以文旅融合牽引區域性消費升級,以工業突破、文旅融合雙輪驅動,推動自貢經濟高質量發展。
瀘州:實施“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
瀘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何洪波表示,瀘州市堅持“四化同步推進、城鄉深度融合、‘一體兩翼’齊飛”工作路徑,持續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
2022年,瀘州市地區生產總值2601.5億元、居全省第6位,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同時,瀘州堅持優勢優先特色發展,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充分發揮白酒核心原產地和濃醬雙優的獨特優勢,做優做強瀘州老窖和郎酒,攜手宜賓共建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實施重點工業產業鏈鏈長制,豪能汽車差速器總成生產基地、中國電子(瀘州)產業園、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等加快建設。
內江:聚力發展頁巖氣+等四大產業
內江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何政表示,內江市以“做大工業、做強物流、美鄉優城、共同富裕”為總抓手,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產業強市和區域物流樞紐。
2022年,內江市承擔的川渝共建和自行建設“雙圈10+30”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23億元和85.4億元。有力推進內江至大足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311項民生政務事項實現了“川渝通辦”,公積金互認互貸等43項便民利民舉措全面落地。
據介紹,內江市實施工業倍增計劃,聚力發展“頁巖氣+、釩鈦+、甜味+、裝備+”四大產業,加快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大新興產業,鞏固提升鋼鐵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重點推進漢興能源頁巖氣制氫等38個“頁巖氣+”項目,推進年產5000方釩電解液示范生產線等17個“釩鈦+”項目、紅牛飲料內江生產基地等25個“甜味+”項目、西部軌道交通產業園等59個“裝備+”項目。
宜賓:聚焦“一藍一綠”產業新賽道
宜賓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李翔表示,宜賓市全力做大經濟總量,助力川南經濟區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2019年以來,連續三年GDP增速全省第一,2021年成為川南唯一、全省第三個GDP跨過3000億元臺階的城市。2022年,宜賓以GDP總值3427.84億元的成績位列全國GDP百強城市第95位,有力支撐川南經濟區經濟總量穩居全省五大經濟片區第2位。
值得一提的是,宜賓積極聚焦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一藍一綠”產業新賽道,加快構建具有宜賓特色、助推川南發展、服務全省大局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四大產業集群,2022年,宜賓白酒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757億元,動力電池產業實現產值889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100億元、居全省第3位。目前,簽約落地晶硅光伏產業項目18個、總投資10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