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培哲

  5月27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多段視頻,其中一臺海拔2500米的紅外相機,記錄到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與另一只野生大熊貓疑似交配打斗的罕見照片。

  4月16日這天,這臺相機共收集到66張照片,記錄了“打斗”事件發生的前后過程。

  白色大熊貓在樹干上留下氣味“做標記”

  中午時分,白色大熊貓率先到達該點位,搜尋了四方停留一分多鐘。下午3點過,白色大熊貓再次回到這里,進行了簡單的“嗅味標記”后離開。半個小時后,白色大熊貓追逐著一只野生大熊貓進入這塊區域,隨后開始抱摔打斗。這只野生個體體型比白色大熊貓小,野生大熊貓曾一度咬住白色大熊貓的背部。打斗持續了4分多鐘,白色大熊貓率先離開,5分鐘后被打跑的野生大熊貓折返后離開。

  抱摔打斗過程中,野生大熊貓曾一度咬住白色大熊貓的背部

  “大熊貓是獨居動物,每年3—5月是它們求偶、交配的季節。經過我們多年對野生大熊貓的觀測,野外大熊貓相遇或是爭領地時,一般以嘶吼嚇唬為主,直接的肢體接觸比較少。這種打斗出現在繁殖季,一般發生在熊貓求偶或者交配的時候。畫面里面有咬住背部的行為,在交配時,特別是其中一只不情愿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發生,我傾向于它們疑似交配。”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人員施小剛認為。

  白色大熊貓和另一只野生大熊貓抱摔打斗

  白色大熊貓和另一只野生大熊貓抱摔打斗

  “我們的野外調查從這只白色大熊貓還是一個小崽的階段,追蹤到現在,發現它不僅健康地存活了下來。而且還與這片區域內其他的野生大熊貓個體有著正常的交流和互動,由此看來單純的‘白化’突變暫時未影響到它的生存。今年它應該已經進入性成熟階段,紅外線相機記錄到它在繁殖期有著正常的求偶表現,表明它的生長發育基本健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晟告訴記者,這只白色大熊貓是有正式文獻記載以來,第一只在野外發現的大熊貓白化個體。它的白化基因會不會在這個小的種群里面,一直穩定地遺傳下去,并逐漸傳播開來,目前還不清楚,需要后續更多研究來探明。

  (圖片由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