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石小宏

  2023年5月31日是第36個“世界無煙日”,今年的主題是“無煙 為成長護航”。四川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胡彬圍繞熱點話題作解答。

  少抽煙不容易得肺癌?

  吸煙指數達到400年支,將進入肺癌的高危人群

  胡彬介紹,吸煙是肺癌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大約85%的肺癌患者具有吸煙史,約50%的患者曾經是吸煙者。患肺癌風險與每天吸煙的數量和吸煙時間的累積持續時間有關。

  說到吸煙,如何衡量個體吸煙量的多與少?胡彬介紹,一般會使用吸煙指數(SI,單位年支:每日吸煙支數×吸煙年數)。如果吸煙指數≤200年支,則屬于輕度吸煙者;吸煙指數在200—400年支的屬于中度吸煙者;如果吸煙指數≥400年支,則屬于重度吸煙者。吸煙指數達到400年支,將進入肺癌的高危人群。

  戒煙能預防肺癌嗎?

  戒煙時間超過15年以上可脫離高危人群

  “戒煙越早,效果越好,不僅可以降低肺癌發生率,還可以減少其他疾病的發生率。”胡彬說,吸煙可大大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如果每天吸煙超過5支,75歲死于肺癌的概率達25%。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吸煙者比不吸煙者肺鱗癌發病風險高5.8倍、肺腺癌發病風險高1.8倍。已戒煙者罹患肺癌的危險性比那些持續吸煙者降低,但與從未吸煙者相比仍有升高9倍的危險,隨著戒煙時間的延長,發生肺癌的危險性逐步降低。

  胡彬介紹,戒煙越早罹患肺癌的風險越低,對于60歲、50歲、40歲和30歲戒煙的男性來說,已證明肺癌的累積風險依次下降至10%、6%、3%和2%。此外,戒煙5年以上,肺癌發病風險比持續吸煙者降低39.1%。如果戒煙時間超過15年以上,就可脫離肺癌高危人群。

  胡彬說,戒煙不僅會降低肺癌發生率,還可以降低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心血管疾病、胃十二指腸潰瘍、骨質疏松癥等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吸煙是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戒煙過程中容易出現復吸,建議可由衛生專業人員進行管理,提高個體戒煙的成功率。

  經常吸二手煙

  患肺癌機會比正常人高出6倍,易引發兒童哮喘病、肺炎等

  二手煙是被動吸煙的俗稱。一般來說被動吸煙15分鐘以上時,就可認為二手煙現象成立。

  胡彬表示,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人士患肺癌的機會往往也會比正常人高出6倍左右,研究還發現,經常處于二手煙環境中的成年人,記憶力測試的結果比非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的非吸煙者要低20%。還會引發兒童哮喘病、肺炎、耳部炎癥。此外,處于二手煙環境中的不吸煙者心血管系統也會受到影響。

  “對孕婦、胎兒也有危害,研究發現,在被動吸二手煙的孕婦子宮羊水中,檢測出尼古丁等煙草中的有害成分。二手煙也會導致孕婦出現妊娠高血壓、妊娠合并癥等危害因素。同時二手煙中的有害成分也會影響胎兒發育,容易導致胚胎發育異常,甚至出現發育障礙、宮內生長遲緩等癥狀。”胡彬介紹。

  吸電子煙有什么危害?

  可能造成“爆米花肺”,增加患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胡彬表示,吸電子煙可能會導致一種嚴重致命且不可逆的肺病——細支氣管閉塞性肺炎(是由電子煙氣流中的香味化學成分雙乙酰引起的,雙乙酰又是爆米花香味的主要成分,因此這種特殊的肺炎又被稱作“爆米花肺”)。“由于電子煙的刺激沒有傳統煙那么強,吸電子煙的人往往會吸入得更深,雙乙酰也會更深入地進到肺臟中,時間久了,肺臟會失去彈性、影響呼吸。”

  吸電子煙也會增加癌癥風險。胡彬解釋,電子煙的煙液通常是由丙二醇和植物甘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當這兩種物質受熱時,可能會產生甲醛、丙烯醛、乙醛等有毒醛類。這些物質不僅對呼吸系統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同時甲醛、乙醛也分別被國際癌癥研究所列為1類、2B類致癌物。因此,長期抽電子煙,同樣會增加肺癌等癌癥的患病風險。傳統煙草由于吸入較淺,更多的會導致肺鱗癌、小細胞肺癌;而電子煙刺激性相對較小,容易吸入得更深,更多地會導致周圍性肺癌。

  吸電子煙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胡彬說,2019年國際卒中大會上一項研究報告表明,使用電子煙會顯著增加卒中和心梗風險。研究者認為電子煙的煙霧氣溶膠會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導致血管出現微血栓。與從未使用電子煙的受訪者相比,使用電子煙的人卒中風險高71%,心梗風險高59%,心絞痛或冠心病風險高40%。

广告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