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敏
我省丘陵山地占耕地八成以上,適應丘陵山地的農業機械需求強烈。“農機補貼政策中購買大農機和小農機比例相當,大農機雖貴,一般由農業公司購買在平原使用,小農機雖便宜,但更多是農民個體購買,受眾更廣,但購買力更弱。”瀘州市江陽區藍田街道肖灣村村民趙良蓉向記者反映,希望政策上給予丘陵山地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更多傾斜。

龍泉驛區錦繡天府片區大片農田上大豆機械播種正當時。廖玉蓉/攝
在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上,對丘陵山區特色農業發展急需機具、技術先進機具,補貼額度上是否有傾斜?記者進行采訪了解。
疑惑
價格不同的同類農機具
為何補貼金額一致?
“我們這里是丘陵地區,田塊小、坡度大,以每家每戶小農戶為主,特別需要易上手、適應地形的小農機。”趙良蓉講道。
其反映的也是丘陵地區農民普遍心聲。從事農業生產和社會化服務的四川幫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段濤講道,其公司在渠縣種植農作物面積達5萬多畝,擁有上百臺(套)農機具,每年都會面臨產品更新量大的問題,希望增加丘陵山地農業生產急需的機具品目,提高補貼比例。
而對于農機購置補貼額度,彭山區觀音街道果園村黨委書記李永偉也有不解。他講道,價格差異較大的同類農機,補貼金額往往是相同的。
李永偉舉例道,比如10多萬的和30萬左右的水稻收割機補貼金額是一樣的,從性能上業主更愿意選購30萬左右的收割機。但補貼金額一樣的情況下,購機者可能為了補貼而選擇并不太中意的農機。李永偉很是疑惑:“等額補貼,是否會造成更加先進的同用途農機具進入市場推廣和應用難?”

5月,綿陽安州區河清鎮1500余畝土豆機收。張祖強/攝
回應
實行定額補貼
利于市場有序競爭
記者了解到,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實行定額補貼,依據同檔產品上年市場銷售均價按不超過30%的比例測算確定各檔次補貼額。
“對同一品目同一參數檔次的產品,制定了定額補貼標準。而非以產品銷售價格采取等比例進行補貼。”省農機化發展推廣中心副主任張小軍講道,這樣以同檔次農機具平均售價進行測算,確定補貼額度,更體現市場公平性,尊重購機者的選擇權,增強購機者議價自主權,防范部分企業為提高補貼額抬高售價,更有利于市場競爭,倒逼企業生產更多性價比高的產品。
而在補貼比例上,也體現了一定的傾向性,推進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據了解,按照補貼標準“有升有降”,杜絕“一刀切”的原則,我省提高重點區域水稻插(拋)秧機、玉米籽粒收獲機等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所需機具,丘陵山區特色農業發展急需機具以及高端、復式、智能農機產品的補貼額測算比例,提高其補貼額從平均售價的30%提高到35%;同時逐步降低區域內保有量明顯過多、技術相對落后的機具品目或檔次補貼標準。
張小軍介紹,比如將插秧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專用機械、丘陵山區部分小型機具等補貼額測算比例提高到35%,不斷滿足農民群眾的購機需求。

“四川農機補貼”APP界面截圖。

補貼線上
便捷辦理指南
購機者下載“四川農機補貼”APP,在線提交購置補貼申請,可“一站式”查詢補貼進度、查詢產品及經銷商等,最終通過“一卡通”兌付辦理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