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接近40℃,洞內卻只有20℃!這不是《西游記》里的水簾洞,而是一處有山有水有風的納涼好去處。

  近日,川內多地持續高溫,11日上午,宜賓氣象臺發布高溫短時臨近重要天氣預報:預計11日白天宜賓市大部分區縣最高氣溫將升至38℃以上,局部可達40℃以上。

  但在距宜賓主城區7公里外的敘州區南廣鎮,卻有一個常年氣溫維持在20℃的“涼風洞”,成為當地市民納涼避暑的打卡地。

  真的有這么神奇嗎?紅星新聞記者駕車前往對這個“涼風洞”,進行了實地探訪……

  記者探訪:

  “風洞”周圍聚集大批納涼市民

  洞口有涼風吹出,溫度計顯示20℃

  從宜賓市敘州區過大溪口橋,經宜長公路(宜賓至長寧旅游公路)往長寧方向7公里,開車11分鐘,就到達了敘州區南廣鎮平和村老屋基社涼風洞。

  8月10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驅車從宜長公路過姚家咀前行約600米,即到達一處綠樹成蔭的小院落。院落里涼風習習,明顯感覺有一股冷風從一個角落徐徐吹來,“風洞”就在那里!雖然時間才到上午10時30分,但陽光早已在火辣地炙烤著大地。“風洞”周圍,已經聚集大批前來納涼游玩的市民和村民。

  ↑市民在洞口乘涼

  紅星新聞記者看到,被當地村民稱為“風洞”的山洞,洞口面積不大,站在洞口能明顯感到呼呼涼風從洞內吹出。記者看到,洞口墻上掛著兩根溫度計,顯示為20℃。

  在“風洞”旁經營農家樂的高培軍告訴記者,入夏以來,前來“風洞”乘涼的人越來越多,“把飲料、酒水等放在洞口一會兒就起霧了,手碰到還覺得冰冷,就像從冰箱里拿出來的一樣。”高培軍說話期間,一名市民抱來一個大西瓜放在洞口,笑呵呵地說:“這個天然冰箱真安逸!等‘凍’涼快了,大家都來嘗一口。”

  ↑被回填的洞口布滿水管

  高培軍介紹,2007年,他開車經過老屋基社時,看到一股溪流從山腳下緩緩流出,很是清涼。于是,他到此投資開辦了一個農家樂,并建了一個游泳池。

  專家分析:

  “風洞”系廢棄煤洞

  提醒市民在洞外納涼,勿進入洞內

  據當地村民介紹,“風洞”其實是當地原來張溝煤礦的廢棄煤洞,洞內有很多條地道。在“風洞”內當過礦工的村民滕曹華說,“‘風洞’下方有一條暗河;直通幾里路外的南廣河邊。‘風洞’上方還有幾個洞口在山頂。風洞吹出的涼風很可能是從山頂灌進洞的風,經地道后轉涼再吹出來的。”

  202地質勘探隊地質高級工程師陳社能在觀看記者所拍的“風洞”照片和情況介紹后表示,“風洞”的地質情況屬于上統須家河組的三疊系。因地下水流動,導致洞內的風被帶出形成氣流循環,所以人在洞口能感受到強烈的風。由于地下河常年溫度處于18至20℃,風在經過地下河的時候被降到同樣溫度,因此經洞口吹出的風也就很涼快。

  同時,因洞內含氧量不足,有的地方聚集一氯化碳等有毒氣體易致人昏迷。而煤洞已廢棄多年易發生垮塌,洞內還可能有各種蛇蟲鼠蟻,因此陳社能提醒市民可以在洞外納涼解暑,“不能進入洞內。”

  劉佳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