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阿強是四川射洪人,去往緬北之前,他原本在一個理發店打工,但為了“賺大錢”,還是決定鋌而走險。今年6月上旬,阿強和朋友阿華經人介紹,一路艱險偷渡到達緬甸勐波,不料卻是噩夢的開始。

  在緬北的理發店里,他們被迫簽下10萬元的欠條和兩年的工作合同。“相當于兩年為老板免費打工,要想賺到錢,得等到兩年以后……”阿強表示,他們被威脅不好好工作賺錢就會被賣進電詐園區。

▲阿強和阿華被警方解救出來▲阿強和阿華被警方解救出來

  “根本不可能賺錢,我們每天生活在驚恐不安之中。”1個多月后,阿強終于想辦法聯系上父親,其父隨即向射洪市公安局報警。

  射洪市大榆派出所民警告訴紅星新聞,在射洪警方駐云南民警的幫助下,7月30日,兩人終于回到國內。

  去緬北“賺大錢”

  偷渡過去卻簽下10萬元欠條

  “他們是通過朋友介紹去的緬北。”大榆派出所民警鄧楊告訴紅星新聞,阿華有個朋友曾在緬北工作過,目前已經回國,他向阿華介紹了緬北“賺錢”的機會,阿華又找到阿強,兩人決定一起過去“闖一闖”。

 ▲從緬北回國的阿強 ▲從緬北回國的阿強

  事實上,阿強一開始就覺得不踏實,但阿華是他從小的朋友,他信任阿華。6月上旬,在阿華那個朋友的安排下,阿華和阿強一起趕到云南西雙版納,隨后跟蛇頭取得聯系,蛇頭帶著他倆和另外兩個人坐上大巴車,再轉摩托車,最后又爬山,經過8個小時的跋涉,終于到達緬甸勐波。

  阿強向警方介紹,另外兩人到了緬北后,被賣到電詐園區。他和阿華因為有剪頭發的手藝,最終留在了一個理發店。但理發店老板告訴他們,為了留下他倆,他向蛇頭每人支付了10萬元。

  在老板的逼迫下,他倆分別簽下10萬元的欠條和2年的工作合同,合同中并沒有前期所說的高薪。“相當于兩年為老板免費打工,要想賺到錢,得等到兩年以后……”阿強告訴警方。

  曾去電詐園區理發

  遭威脅不好好工作就被賣給電詐公司

  民警鄧楊介紹,阿強和阿華幸好有一門手藝,得以被理發店“買下”。但理發店一樣有業績要求,并同樣限制自由,一開始沒收手機和證件,慢慢才寬松一些。

  老板教阿強和阿華圓滑一點,要向顧客努力推銷,比如200元的消費,用護發、燙發的名義談到2000元。

  在接受警方的問訊過程中,阿強講述了在緬北的經歷。他說,生意不好的時候,就會遭到老板的恐嚇:“不能賺到錢,就把你們賣到公司去!”

  阿強介紹,老板曾安排他進入電詐園區給被困人員剪過頭發,他看到園區森嚴的守衛,四面都是三四米高的圍墻,圍墻上布滿了鐵絲網……園區僅有一個大門進出,有十多個持槍荷彈的保安人員把守,被困人員根本沒有逃出來的可能。

  理發的間隙,阿強從被困人員口中得知:在那邊十個中國人有九個被強制搞進詐騙公司,第一個公司沒業績則會被轉賣到下一家公司,轉賣的費用也層層加碼。進公司的人不得不拼命“工作”,騙得的錢財全部償還“債務”,毫無喘息的余地……待在園區不能外出,更別提和家人聯系,和坐牢沒有區別。就算熬到最后償還了債務實現“盈利”,但無法變現,掙再多錢也都是數字而已……

  每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的阿強和阿華商量,趁還沒被賣入電詐公司之前,一定要想辦法逃回國。于是,兩人只好一邊賣力工作,一邊想辦法離開這里。

  警方成功解救

  聯系車輛把兩人接到邊境線

  7月下旬,阿強終于通過微信聯系上在射洪老家的父親,阿強父親馬上到射洪市公安局大榆派出所報了警,并讓阿強加上了派出所吳警官和射洪駐云南工作組熊警官的微信。

 ▲警方與阿強微信溝通 ▲警方與阿強微信溝通

  “家屬報警后,我們立刻想辦法展開解救工作。”鄧楊告訴紅星新聞,射洪公安有派民警到云南專門開展解救被困緬北人員,接到報警后,民警立刻想辦法與受害人取得了聯系。

  “我們現在該怎么辦?”阿強問吳警官。吳警官說:“莫怕,按他們(云南工作組民警)說的做!在那邊時間越久越危險。”對于阿強和阿華來說,逃跑的機會并不多,如果這次出逃被發現,被毒打都是小事,他們極有可能被賣入詐騙公司。

  鄧楊介紹,7月30日,警方在緬北境內聯系了一輛車,悄悄開到勐波接上阿強和阿華,最終將兩人送到勐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在邊防站的協助下,兩人踏上了返程的汽車。

  阿強告訴民警,當汽車進入中國境內后,他們心里才踏實下來,“終于安全了。”

  警方介紹,因偷越國邊境,兩人被依法處以行政罰款。

  鄧濤 紅星新聞記者 楊靈

  圖據射洪警方(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