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春華 文/圖
“沒想到藥店買藥也可以報銷,確實很方便了。”近日,家住成都市青羊區培風小區的蘇國瓊(化名)發現,小區附近她常去的一家藥店買藥可以報銷了。原來,這家藥店在前不久接入了門診統籌服務,參保群眾持醫院處方在這兒買藥,只要是醫保目錄內的藥品,都可以享受到政策報銷。
“截至7月底,全省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定點藥店已有6786家。”四川省醫療保障局局長鄧正權介紹,納入門診統籌的定點藥店數量少,購藥報銷不方便,是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后,參保群眾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之一。為解決群眾煩心事,省醫保局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后,印發了相關通知,為定點藥店接入門診統籌開通“綠色通道”,不斷增加接入門診統籌定點藥店數量,讓群眾能方便地享受改革帶來的實惠。
印發相關通知,優化門診統籌經辦服務,從制度上解決參保群眾煩心事,是省醫保局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解難題促發展強大動力的生動實踐。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醫保局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以高質量調研成果推動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讓參保群眾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實在變化。

直面問題,深入基層把脈問診尋藥方
今年1月1日起,四川落地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職工在門診看病也可以納入醫保報銷,同時持醫院處方在醫保定點藥店購買目錄內的藥品,也可以享受到報銷政策。
但是,隨著改革深入推行,一些群眾反映強烈、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凸顯出來,例如:接入門診統籌定點藥店數量少,群眾買藥報銷不方便;群眾對門診共濟政策不了解,從而對改革不理解……
如何在堅定推進改革的同時,積極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省醫保局黨組分別以“門診統籌經辦管理服務”“全省職工醫保門診統籌落地實施及待遇政策工作調查研究”為調研課題,到多個市(州)實地走訪市縣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診所、定點零售藥店以及社區服務中心、醫保經辦機構等基層醫藥機構和服務經辦機構,了解改革落地實施和經辦服務情況。同時,還通過座談交流、書面問卷、網絡調查等多種形式,廣泛收集各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有哪些?形成問題的根源是什么?解決問題有效辦法是什么? 隨著調研組的深入走訪,答案逐步清晰,并最終形成了問題、整改、落實三項調研清單,為推進問題切實解決建立了臺賬。

解決問題,定點藥店接入門診統籌“即申即入”
8月中旬,省醫保局印發相關通知,進一步優化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服務。作為主題教育調研形成的制度性成果之一,該通知堅持問題導向,結合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需要規范的方面,綜合施策推進相關機制建設。
例如,調研組在多地調研了解到,由于申報流程繁瑣,藥店申請開通門診統籌服務的積極性不高。省醫保局提出,要推行定點藥店“即申即入”,開辟“綠色通道”,將定期受理改為即時受理。
成都高濟瑞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青羊區培風路藥店相關負責人對即時受理感受深刻,該藥店提出開通門診統籌服務的申請后,四川省、成都市兩級醫保經辦機構第一時間受理,開辟綠色通道進行評估、審批。“從申請到審批通過,一天內就完成了。”
又比如,有基層醫療機構向調研組反映,很多時候由于藥品配備不足,群眾抱怨開了處方買不到藥。為此,省醫保局在通知中明確,鼓勵引導醫保定點基層醫療機構根據參保人員用藥需求,增加醫保目錄內藥品品種配備,促進各級醫療機構間用藥銜接,更好滿足參保人員用藥需求。
“我們正狠抓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推動主題教育進一步走深走實。”鄧正權表示,省醫保局將堅持以學促干,扎實推進辦實事解民憂,切實推動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醫保為民服務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