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拿到體檢結果的小李(化名)有些“慌”,體檢數據上,一項“肌酸激酶”的指標數值竟然高達1099,是參考值最高限的5倍多。經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成醫附院”)腎臟內科主任毛楠遠程看診,確定是“橫紋肌溶解癥”。

  但小李平時卻沒有感覺自己身體出現異常,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25歲的小李平時熱愛運動,尤其是籃球,經常叫上三五好友一起打球,近兩三個月,他覺得運動后肌肉酸痛,但他以為是正常的,就沒在意。殊不知,危險正在悄悄靠近。

 ▲體檢數據上“肌酸激酶”指標數值高達1099 ▲體檢數據上“肌酸激酶”指標數值高達1099

  25歲小伙體檢發現一項指標超5倍

  原來患上了這個癥

  9月4日,剛滿25歲的涼山州小伙小李拿到了體檢報告,前幾日,單位組織常規體檢。他完全沒想到,拿到報告后發現,其中一項叫作“肌酸激酶”的指標竟然高達1099,是參考值高限200的5倍多,讓他覺得十分吃驚。自己一直覺得身體挺好的,這是出了什么問題?

  成醫附院是鹽源縣人民醫院的幫扶單位,成醫附院駐村工作隊隊員彭寬萍在業務交流期時偶然了解到這一情況,隨即通過幫扶“綠色通道”,聯系了成醫附院腎臟內科主任毛楠教授進行遠程“看診”。

  毛楠教授仔細查看了患者的體檢報告、并了解既往病史后,確診小李是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癥,究其原因,在排除了感染、藥物、免疫等因素所致,考慮與劇烈運動有關。小李平時酷愛運動,尤其是打籃球,經常約上好友去球場“競技”。

  “我就是覺得打完球之后乏力、肌肉酸痛,這兩三個月更明顯點兒,但這不是運動后常見的癥狀嗎?”小李百思不得其解。毛楠表示,橫紋肌溶解的癥狀之一正是肌肉酸痛,極容易與運動后乳酸堆積的癥狀“混淆”,延誤治療。

  萬幸,由于體檢發現得及時,小李尚屬橫紋肌溶解輕癥,及時治療、多飲水、多休息,病情即可得到緩解。

  什么是橫紋肌溶解?

  什么是橫紋肌溶解癥?這是一種因為多種因素導致橫紋肌大量被破壞、崩解,引起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肌肉細胞內成分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導致嚴重內環境紊亂的臨床綜合征。

  橫紋肌溶解的臨床特征主要包括肌肉無力、疼痛和深色尿液,可引起全身無力、發熱、心悸、惡心、嘔吐,局部肌肉可出現疼痛、腫脹,嚴重的可出現少尿、無尿、高鉀血癥等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表現,甚至引起心跳驟停而導致死亡。

  毛楠解釋說,通俗地理解,就是橫紋肌因為某些原因遭到了破壞,肌肉組織的細胞壞死,釋放出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物質,進入了血液,這些物質跟隨身體的循環系統進入腎臟,原本起到有害物質過濾作用的腎小球被堵塞了,患者就出現了少尿甚至無尿的癥狀,腎臟進一步受損,導致腎臟功能異常。

  可引起橫紋肌溶解的病因有很多,例如藥物、感染、擠壓、創傷等等,最典型的病例是地震、塌方等災難和意外引起的局部肌肉擠壓綜合征。而長時間、高強度的超量運動,尤其是下肢等肌肉發達部位的運動,也是引起橫紋肌溶解的重要因素。此病例中,小李酷愛運動,極可能在運動中存在運動損傷的情況,進而導致了肌酸激酶增高,萬幸還沒有進展到肌酐升高的地步,屬于輕癥。

  毛楠建議,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熱身準備,放松肌肉關節,運動量要適當、循序漸進,避免高強度運動,尤其是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首次運動時,時間不要過久、強度不要過大,尤其是蛙跳、動感單車等腿部運動量大的項目。如果在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后,出現肌肉腫脹、劇烈疼痛,肌肉酸痛且持續沒有好轉,尿液呈現醬油色,少尿甚至無尿時,就應該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治療。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