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蜀君
9月1日,四川生豬出欄價格為17.3元/公斤——這是四川豬價連續第七周回升。
七連漲走勢,讓不少人浮想聯翩:下半年,作為全國生豬第一大省,四川的豬價會繼續上行打出“翻身仗”嗎?知蜀君通過走訪大型農貿市場和梳理上市公司公開信息以及行業專家觀點,嘗試給出答案。

“9月豬價漲”規律再次應驗,養殖戶有望本月迎來盈虧平衡點
“9月豬價漲”,這是四川豬農熟悉的市場規律,今年也不例外。
9月4日至5日,知蜀君走訪了成都青羊區和錦江區多個農貿市場,無論是商販還是消費者普遍反映,過去半個月來,肉價漲得“有點兇”。眼下,成都主城區的豬肉價格普遍在24元/公斤左右,比一個月前每公斤貴了四五元。
這種規律性漲價背后的邏輯是,每逢9月初,全省大、中、小學全面開學。在學校食堂采購的帶動之下,餐飲渠道、機構食堂在肉類方面的采購量將全面提升。渠道消費帶來的銷量支撐,會讓豬價隨之走出盛夏的低迷,出現小幅攀升。隨后,在中秋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接踵而至以及氣溫逐步降低的背景下,家庭與市場的肉量消費將持續上漲,豬肉價格也會持續走高。這種走高的勢頭,直至第二年春節后才會明顯回落。
當前豬價走高,養殖戶和養殖企業負責人們最為興奮。在走訪期間,不少養殖戶和養殖企業負責人都向知蜀君表達了對當前價格走勢的喜悅之情。
大伙對豬價小幅回暖如此高興,關鍵在于今年以來的川豬身價持續處于低位。如果用一個詞形容2023年前7個月的川豬價格,“跌跌不休”應該高票當選。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監測顯示,從1月5日到7月20日,四川豬價經歷了近7個月的下滑過程。其間,出欄價從18.26元/公斤一路跌到14.3元/公斤。其中,7月20日,豬糧比價跌至4.43∶1,為近年來新低。而7月底豬價觸底后開始緩慢反彈,但直到眼下仍未回升至盈虧平衡線以上。8月最后一周,全省豬糧比價(生豬和玉米價格比值,6∶1為盈虧平衡點)為5.32∶1,距離邁過盈虧平衡點僅一步之遙。業內人士認為,按照當下勢頭,幾乎可以斷定本月養殖戶將扭虧為盈。
價格長期低迷,虧損的不只是中小型養殖戶。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上半年,四川本土養豬上市企業均不同程度出現虧損。其中,新希望上半年虧損額達到29.83億元,巨星農牧虧損3.48億元。因此,養殖戶們無比期待9月初的回穩勢頭能夠持續下去,用今后最后4個月的盈利,彌補此前的虧損。

豬價低迷、成本高企,四川養殖戶此前已連虧8月
數據顯示,2023年開年以來,四川豬糧比價連續8個月低于盈虧平衡點的6∶1。那么,虧損是如何形成的?
在養殖企業負責人和業內人士看來,供大于求和成本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
在供給端,四川常年生豬出欄6000萬頭、占全國約十分之一。與往年一樣,四川去年底就將生豬出欄6000萬頭的2023年度目標任務分解下達至各市州、縣(市、區)。今年上半年,四川實現生豬出欄3237.7萬頭,較上年同期增長3.1%。其中,在二季度這個傳統的消費淡季,全省完成生豬出欄1574.9萬頭、同比增長5.0%,遠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平均值。這些數據證明,四川上半年生豬供應充足。
供給充足,消費卻沒有那么“給力”。去年底,疫情防控政策動態調整后不久即迎來元旦與春節等傳統豬肉消費旺季。不過,居民消費整體低迷的形勢,讓這一時段的豬肉消費高峰段“峰值”并不如往年。而從年初就遭遇價格“開門跌”,也導致四川養殖戶大面積延遲出欄時間,又推高了二季度的生豬供給。
知蜀君查詢發現,為了應對供大于求和消費端“不給力”,四川分別在2月和6月啟動兩輪政府儲備豬肉收儲。兩輪共計收儲儲備豬肉約8000噸,對調節全省供需關系和穩定豬肉價格起到了積極作用。此外,四川還借助國家層面的政府儲備肉收儲,再次對豬價托底。但即便如此,今年豬價觸底反彈的時間仍然比去年晚了快一個月。
在價格不太好的前提下,成本是衡量利潤的關鍵要素。根據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監測,今年1月至7月,全省飼料玉米價格適中位置在4.5元/公斤左右的高位。這個價格,自然擠壓了養殖戶的利潤空間。數據顯示,進入8月下旬后,四川大部分出欄生豬的養殖戶才大幅縮減虧損、勉強保持盈虧平衡。
存欄量偏高、飼料價格走強,年內養豬利潤仍不樂觀
“好日子終于要開始了。”
“入秋后打算大干一場。”
走訪中,養殖戶對年內剩下時間豬價上行充滿了樂觀,紛紛表示要抓住時機擴產,力爭實現年度盈虧平衡。那么,在出現明顯回溫勢頭的前提下,剩下4個月的豬價到底還有多少上漲空間?
能繁母豬存欄量關乎短期內擴產增產能力,生豬的存欄量關系到近期出欄量(供給量)。因此,業界認為這兩項指標是研判一個地區豬價走勢的關鍵依據。
知蜀君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了解到,目前,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量達398.5萬頭,同比下降1.2%,但仍高出四川省設定的存欄警戒線360萬頭的10%以上。根據各地育肥豬存欄數據來看,二季度末全省生豬存欄量共計3975.0萬頭,雖同比下降3.2%,但仍處于高位。因此,僅就四川本身的產能來看,今年第四季度川豬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并不大。
生豬的價格取決于供需關系,養殖戶的利潤空間大小還要看成本。
最主要的成本變量是飼料價格。從國際市場來看,俄烏沖突仍在持續,國際糧價仍然維持高位。國內而言,今年,受強降雨影響,華北、東北地區的玉米主產區普遍出現減產。目前,玉米價格已經開始出現上漲跡象。8月最后一周,四川的飼料玉米均價3.25元/公斤,較上周上漲0.31%。
接下來,隨著各地玉米陸續收割,有關玉米歉收情況將會陸續出爐,全國玉米價格有望整體維持較高水平。在四川飼料用玉米大面積依賴省外調入、價格較全國其他區域偏高的背景下,四川下半年飼料價格可能會處于高位,養殖戶的利潤空間并不大。
不過,仔豬從補欄到出欄,至少需要4個月時間。而4個月以后,正好是往年生豬出欄、消費與價格的高峰時段春節前后。那么,眼下是補欄的好時機么?
不少業內人士向知蜀君表示,建議養殖戶根據自身需要合理安排補欄和出欄計劃,力爭在并不有利的市場走勢中爭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