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車后的宜賓岷江大橋通車后的宜賓岷江大橋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9月12日,記者從四川省公路院獲悉,當天清晨6點,宜賓岷江大橋全面恢復通車。經過鞏固改造后,橋梁車道數量由雙向4車道增至雙向6車道,橋梁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將有效改善當地交通狀況,緩解城市擁堵。

  “服役”50年

  去年出現重大安全隱患

  據公路院介紹,宜賓岷江大橋全長532.75米,橋梁分幅布置。右幅為老橋,建于1973年,于2000年至2001年進行加固改造;左幅為新橋,建于2000年,位置緊鄰老橋,橋跨和結構形式與老橋保持一致。

  2022年4月14日,岷江大橋在橋梁檢查中被發現右幅橋梁(老橋)腹拱圈存在嚴重病害,危害橋梁運營安全。經橋梁全面檢測評估,老橋為4類橋梁,需加固處治后方可通行車輛。

  宜賓岷江大橋承擔了江北區域和老城區、南岸區域來往的主要社會車輛通行,是宜賓城區段跨越岷江唯一的城市橋梁通道。如果對大橋進行全封閉施工,社會影響極大。作為橋梁原設計單位,公路院在病害發生第一時間組織相關技術負責人趕赴現場,對橋梁病害進行應急處治,在應急處治工程實施期間開展了全面加固處治的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保留原橋外觀同時擴容50%

  傳承橋梁文化與記憶

  為了最大程度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項目施工過程中保持橋梁至少2車道通行,分別對老橋和新橋處治,并適時進行交通轉換和保通維護。

  岷江大橋交通量大,在高峰期成為通道的堵點,借加固處治工程時機,解決市民的交通痛點,橋梁由雙向4車道加寬至雙向6車道,擴容50%。

  今年7月16日,老橋(上游側)主拱圈加固、拱上結構的拆除及重建、處治病害橋墩基礎等主體工程完工,經荷載試驗檢測達到設計要求后,于7月17日凌晨開放交通。

  新橋(下游側)在經過主拱病害維修、橋面加寬、人行道拆除及重建等施工改造后,于9月10日全面完工,經荷載試驗檢測達到設計要求后,9月12日6時開放交通,較原計劃工期提前了18天。

  改造后的宜賓岷江大橋橋面寬度31.8米,具有雙向6車道和人非混行道,橋梁的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改善交通狀況,緩解城市擁堵。

  宜賓岷江大橋老橋是我國20世紀70年代的典型大跨度拱橋形式,四川省公路院在設計中保留了原橋的主要構件和外觀,保證了大橋整體和諧美觀,也發揮了傳承橋梁文化和記憶作用。

  (圖片由四川省公路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