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52/w550h302/20230915/2dfc-ed98c538396def2312420c63be0aa0fc.jpg)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鐘曉璐 實習生 倪珉 王靜 盛銖渝
你是否也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視頻:小女孩流著淚說家里的水果賣不出去,小孩上不起學,老人穿著破爛衣服,找“最窮的人”,住“最破的土房子”,表面上的善舉,背后很可能是網紅團隊精心策劃的悲情戲碼。
9月14日,在四川省公安廳召開的以“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重拳整治網絡亂象”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近期,涼山公安機關會同網信部門,破獲系列“網絡水軍”案,摧毀2個通過刷粉控評,幫助“網紅”直播帶貨、虛假助農的“網絡水軍”團伙。
該團伙專門雇傭網絡水軍烘托氣氛,表面上呈現在網友眼前的是大涼山網紅艱辛的生活和帶貨致富的“勵志”故事,實際上是以此獲取流量,消費廣大網友的善意,繼而制假售假逐利,致使網友真假難辨。
賣慘帶貨、悲情營銷
這些“助農”故事都是假的
實際上,從今年6月以來,涼山網安部門在偵辦“網紅”虛假宣傳、銷售假冒產品牟利的違法犯罪案件中,發現多個“網絡水軍”團伙與南京、成都等地MCN機構(網紅孵化公司)合作,以“助農”為噱頭,在“網紅”直播帶貨期間偽裝成消費者,按照既定話術評論、關注、回復消費者,打造“大涼山原生態”人設,銷售假冒的“特色農產品”。
他們是如何打造悲情人設的?經查,為配合“網紅”在直播間的虛假宣傳,MCN機構找河北保定某傳媒公司、北京徐某等網絡水軍團伙開展“投流”(投放流量)業務。
該傳媒公司使用1000余個營業執照,在短視頻平臺注冊廣告賬戶,以100元至160元增加1千個關注粉絲的價格,在直播間為網紅漲粉。
徐某通過搭建“橘子”接單平臺,下發至各地“機房”批量操控機器人賬號,偽裝成消費者,在直播帶貨期間評論商品產地、夸大產品功效,讓網紅主播在短時間內貼上助農、公益等標簽。
通過“投流”業務,MCN機構將網紅精準推送給相關興趣愛好、適宜年齡段、特定區域的網民,以達到漲粉、引流的目的,制造爆款、搶單的假象,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
獲利上千萬元
揭秘網絡水軍團伙運作模式
涼山州公安局網安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網絡水軍團伙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組織嚴密。辦案民警通過調取網絡信息、摸排直播團伙、實地走訪當地群眾等方式深入偵查,發現該團伙由網紅前端表演,水軍幕后投流,形成了“吸粉-引流-帶貨-變現”的產業化運作模式。
二是迷惑性強。MCN機構專門搜集經典劇本,通過專業擺拍,雇傭網絡水軍烘托氣氛,呈現在網友眼前的是大涼山網紅艱辛的生活和帶貨致富的“勵志”故事,以此獲取流量,消費廣大網友的善意,繼而制假售假逐利,致使網友真假難辨。
三是涉案地廣。網絡水軍團伙分布于全國各地,涉及成都、南京、廣州、北京等多地,各團伙以網絡通信工具為鏈接橋梁,相互之間不知曉真實身份,各自獨立運作,去中心化特點明顯。涉案網紅直播銷售的假冒“特色農產品”總額達2000余萬元,商品發往全國各地,嚴重侵犯網絡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涼山網安部門共摧毀網絡水軍團伙2個,抓獲涉案水軍團伙成員25人,其中網紅主播2人,MCN機構成員2人,供應鏈負責人2人。打掉虛假宣傳網絡傳媒公司5個,電商平臺供應店鋪12個,查封涉案公司13家,搗毀直播平臺刷量控評“機房”4個,查扣涉案手機400余部,封停涉案虛擬賬號1500余個,凍結涉案資金18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