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成博 吳曉鈴

  伴隨著三星堆新一輪考古工作的開展,神秘瑰麗的古蜀文明持續引發人們的好奇。除了各種造型天馬行空的文物,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諸多紋飾同樣頻頻引發網友熱議。

  目前,現階段的三星堆祭祀坑考古發掘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經過文物專家和考古工作者的整理研究,他們在三星堆紋飾方面有哪些研究與發現?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紋飾有哪些特點?從紋飾的角度著眼,我們又能通過三星堆出土文物解讀出哪些信息?

  圍繞三星堆紋飾,川觀新聞記者日前采訪了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者、歷史文化領域專家,從類型與文化意涵等多維度,揭示三星堆紋飾背后的秘密。

  紋飾種類繁多

  展現三星堆人的模仿與創造

  從紋飾是否具有明確含義的角度出發,四川大學杰出教授、四川省考古學會會長霍巍認為三星堆出土文物紋飾可以大致被分為兩大類,“其中,諸如祭山牙璋上的圖案,我們認為它是在展示一個祭祀山川的場景,因而它是有特定含義的。而很多在青銅器等上面發現的紋飾,可能就只是起到裝飾的作用”。

  祭山牙璋及紋飾。圖據三星堆博物館

  霍巍介紹,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出現紋飾最多的是青銅器,其次是玉器、陶器。“青銅器上的紋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青銅大立人、扭頭跪坐人像等青銅人像的衣服紋樣,這種紋樣有的時候既有裝飾性的意味,同時也具有一些特定的含義,這些紋樣往往體現出三星堆人自己創造性的特點,有他們獨特的風格和設計;另一類是出現在青銅罍、青銅尊等青銅禮器上的云雷紋、蟠螭紋、夔紋等,這類紋飾跟我們在中原地區出土的青銅器上所見的紋飾風格比較接近。”

  三星堆出土青銅器及其上的“臣”字眼紋飾。資料圖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冉宏林將三星堆紋飾分成了四個大類:第一類是幾何形紋飾,包括圓形、直線形、菱形等紋飾;第二類是仿照動物或者植物形象的紋飾,比如龍紋、鳥紋、羽翅紋,以及一些像樹枝一樣的紋飾;第三類是復合型的紋飾,比如渦紋或者火紋等,在一個圓形紋飾里面有幾圈逆時針或者順時針的紋飾,像太陽的光線向外輻射;最后一類是表意的圖案,比如祭山牙璋上的祭祀場景等。

  “目前,關于三星堆出土文物紋飾的系統研究還沒有開展。但是下一階段,我們可能會把紋飾作為一個專題來加以研究,”三星堆博物館館長雷雨告訴川觀新聞記者,“因為三星堆的紋飾,尤其是青銅器上的紋飾,雖然大部分來自中原,但是也有一些自身的特色。哪些是自身特色、這些三星堆特色的紋飾反映了怎樣的情況,都是可以展開專題研究的。”

  暗碼或是徽記?

  部分紋飾意涵應在族群內有共識

  種類繁多的文物紋飾中,是在裝飾之外還向人們傳遞哪些信息?又有哪些紋飾令專家們特別注意?

  金杖。資料圖

  霍巍特別提到金杖上的紋飾:一支箭穿過一只鳥,刺進一條魚。“這是古蜀人獨創的紋飾。”霍巍介紹,“同樣的紋飾在金沙遺址出土的金帶上也能看到,這說明這個紋飾不僅有意涵,而且三星堆人和后來的金沙人都能一看就明白,在族群中是形成了某種共識的。我認為這是三星堆紋飾中具有暗碼意味的一個,它可能是用密碼的方式,把某個重大歷史事件隱喻性地記錄下來。”

  金杖上的紋飾。資料圖

  雷雨在采訪中提到了三星堆獨有的“臣”字眼紋飾。他告訴川觀新聞記者,這個紋飾出現在不少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上,“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它就是對應的‘眼睛’,再發散一點,就是太陽、光明的意思。但要說它就是一個具有明確含義的文字,我覺得還說不上。”此外,在三星堆出土的陶器上發現的幾個刻畫符號,在雷雨看來,也應當是有特定含義的,“可惜這樣的符號太少,沒有辦法把它們連起來解讀成幾個字或者一段話,但我認為它們是有記事屬性的符號。”

  冉宏林也認為陶器上的符號不是一般的裝飾性紋飾,“但它們每一個符號都是單獨存在的,還沒有在陶器上發現有好幾個符號成串分布的情況。同時,這些符號基本上沒有重復出現過,就只有一個。基于這樣兩個方面的特征,我們基本上認定它們只是作為當時的記錄符號,還不太能夠歸入到文字行列中。”

  采訪過程中,專家們均表示,截至目前,三星堆考古中尚未發現文字。下一步,專家們將加強紋飾、符號相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