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校服被譽為學生的“第二層皮膚”,加強校服管理,嚴格校服選購,落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職責,9月15日,四川省學校基本建設與后勤產業中心針對中小學校校服選購、安全質量保障等家長師生關心的領域作出詳細解答,一起來看。
問:校服是自愿選購,選購前學生家長要表態嗎?
答:校服選購單位原則上是學校,也可以市(州)、縣(市、區)教育局為單位組織選購。選購校服前,選購單位要與學生家長充分溝通,通過向擬選購校服的全體學生家長發放《自愿訂購校服征求家長意見書》等方式廣泛征求學生家長意見。同意選購校服的學生家長人數達到總數的五分之四及以上的學校才能統一選購。
問:校服選購要公開公正,學生家長代表如何參與?
答:選購單位應成立校服選購組織,負責選用、采購、監督等工作,校服選購組織中家長和學生代表人數應不低于三分之二。校服選購組織積極配合協助學校開展校服選購工作。選購單位要充分尊重和吸納家長代表的意見建議,發揮好家長代表的監督作用。
問:校服選購的流程是什么?
答:選購單位要嚴格按照“征求選購意向、成立選購組織、確定選購方式、發布選購公告、考察供貨企業、確定供貨企業、簽訂供貨合同、嚴格供應驗收、做好售后服務、實行備案制度”十個流程進行選購。選購單位為學校的,選購前后向所屬的教育局備案;選購單位為教育局的,選購前后要向上一級教育局備案。
問:校服是不是必須每年購買呢?
答:中小學生校服選購周期原則上不低于三年,畢業年級原則上不組織校服選購工作。校服款式一經確定應保持相對穩定,不得經常性為學生訂購校服。家長自愿為學生補充購買,不受上述限制。
問:選購單位能不能指定供貨企業呢?
答:選購單位不得指定供貨企業。選購單位要堅持“質優價宜”“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按照確定的采購方式組織評審,確定供貨企業。優先采用綜合評分法,防止校服企業低于成本報價中標或為降低成本犧牲質量。
問:為保障校服安全與質量,主管部門對校服供貨企業是如何監管的呢?
答:嚴格生產標準。校服面料、輔料、配件(料)和制作工藝等有關安全與質量應符合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31701《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T31888《中小學生校服》等國家標準。校服生產企業應切實承擔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加強原材料進貨的質量控制。
嚴格監督檢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每年按市(州)學校數5%以上比例開展監督抽查,及時向社會公告監督抽查情況。對生產和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等違法行為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
嚴格監督懲處。教育廳根據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抽查結果,建立校服供貨企業“黑名單”制度,將連續兩年抽檢強制性標準不合格的校服供貨企業列入“黑名單”,三年內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不得向其采購校服。2021年,教育廳已將6家校服供貨企業列入“黑名單”。2023年,教育廳對2022年四川省學校環節抽查的45批次不合格校服進行通報,并要求限期整改備案。
問:校服交貨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選購單位應要求供貨企業提供齊全的成衣合格標識,并有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當批次成衣質量檢驗合格報告,檢查采購校服與合同約定完全一致,建立留樣封存制度,每批次產品由選購單位隨機抽取不少于2套/件留樣,并封存1年。
問:購買校服發現有安全與質量問題怎么辦呢?
答:校服供貨企業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做好售后服務。對存在安全風險、質量缺陷的產品和學生合理化需求,及時提供維修、退換、召回等服務。
問:校服費用誰來收、怎么管?
答:校服費用均由學校收取,作為學校代收費管理,不得委托家長委員會或其他組織代收取。及時主動向學生、家長公開校服代收費情況。代收校服費由學校全部劃轉供貨企業,不得計入學校收入或截留、挪用。嚴禁學校及其相關人員從中謀利。實行先服務后付費制度。“雙送檢”檢驗費用不得向家長收取。
問:買不起又需要校服的家庭困難學生怎么辦?
答:校服選購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家長經濟承受能力,按照決策程序合理確定校服種類、款式、套(件)數。我們鼓勵校服供貨企業對貧困學生、低保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孤兒、殘疾兒童等家庭困難學生無償提供校服,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積極引導有關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向學校捐贈校服。
問:幼兒園要買園服、特殊高等院校及專業需要統一服裝該怎么操作呢?
答:幼兒園園服參照中小學生校服管理。高等學校原則上不統一選購校服,對特殊院校及專業,如醫學專業、警校、飛行學院等,需統一專業服裝或制服的,參照中小學生校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