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石小宏

  9月21日,成都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公安、市場監管、城管等相關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以打擊“無證行醫”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 執法人員提醒,看病去正規機構,莫圖便宜造成健康隱患。

  執法人員正在聯合行動中執法。白華宇攝

  擺攤的無證游醫仍在市場上活動

  9月21日上午,在成都東部新區的一處鬧市,一個疑似非法游醫攤點引起了執法人員的注意,攤點上雜亂地擺放著一堆用于治牙的工具,也沒有發現明顯的消毒用具。周圍居民說,這里有一個男子長期為周圍人治牙。“我不醫牙齒,只弄牙結石。”當執法人員詢問攤主是否有行醫資質時,該男子反復強調這句話以蒙混過關。執法人員告訴攤主,清除牙結石也是一種診療行為,隨后該男子承認了自己非法行醫的行為。

  據了解,隨著對非法行醫等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以往的“歪”診所數量明顯減少,但有部分的“轉型”成了游醫,一旦遇到執法人員能快速“跑路”,從而也加大了執法難度。

  執法人員介紹,盡管游醫的衛生條件差,顧客有交叉感染疾病的風險,但有少數群眾因貪便宜、圖方便,仍會光顧這些游醫,使其有了生存的空間。相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看病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也希望年輕人多多提醒家里的老年人,不要為一時方便為健康留下大隱患。

  有的養生館打起了“擦邊球”

  在本次專項整治行動中,執法人員走進了多家美容場所和養生館。在養生館里,一個宣傳其“特色調理”的宣傳單引起了執法人員的警覺。宣傳單上這樣寫道,該服務可以針對“四高”“婦科問題”“胃腸問題”等疾病進行調理。對于這一違反相關規定的宣傳,執法人員要求養生館負責人立即進行改正。

  據了解,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的規定,市面上常見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雖掛著“中醫”二字,但如果未取得資質是不能開展診療活動的,也不能宣傳提供服務的治療效果。“在明知不能開展的情況下貼海報做宣傳,是涉及虛假宣傳的行為。”執法人員介紹。

  “總體來說,這次走訪的幾家生活美容場所和養生館中,未發現存在非法行醫行為,但對一些細節問題我們也做了提醒和指導。”成都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支隊醫療(中醫)監督執法大隊工作人員李建雨介紹說。

  執法人員提醒市民,對于宣傳疾病治療效果的中醫養生館,以及開展雙眼皮、隆鼻、用中藥浸入皮膚治療等醫療美容行為的生活美容場所應該多長個心眼,上述情況都是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如果發現未取得醫療機構許可證卻在開展診療服務的場所,一定要擦亮眼睛。如果發現有此類問題,可以撥打各區(市)縣衛生監督單位公開的電話或12345市長熱線進行投訴舉報。”李建雨提醒道。

  據了解,截至9月21日15時,此次行動全市共出動391人次、車輛97臺次、檢查農貿市場39個、集市2個、按摩店15家、養生保健機構12家、生活美容機構23家、零售藥店11家、醫療機構21家、母嬰保健機構17家、街巷10個。在檢查中,現場發現“黑診所”5家、“游醫”“流動牙醫”等18處,發現涉嫌非法行醫人員7名,擬立案10起;現場收繳藥品、器械4箱。執法人員現場向市民發放打擊非法行醫宣傳冊1000余份。對本次行動發現的涉嫌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機構和人員,有關部門將進一步調查核實,并依法依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