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鐘曉璐

  近日,四川省瀘定縣公安局及時勸阻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避免了轄區一重點工程項目工人遭受經濟損失。通過預警提醒、宣傳講解、耐心勸阻等系列措施將詐騙阻攔在路上。

  9月21日晚,烹壩派出所接到縣局反詐預警指令:疑似轄區某重點工程項目工人劉某某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接到指令后,烹壩派出所民輔警第一時間開展工作,多次撥打劉某某電話均未接聽,隨后通過多方聯系上劉某某,劉某某卻不以為然稱自己未被詐騙。

  “我沒有錢借給你。”劉某某與民警微信視頻時,一旁工友的話引起了民輔警的高度警覺,民輔警意識到劉某某可能正要向詐騙分子轉錢。情況緊急,民輔警一邊通過微信勸阻告知其不要轉賬,一邊迅速趕往劉某某所在的黃草坪村。

  民輔警趕到黃草坪村,在村組干部口中了解到,劉某某所在位置離黃草坪村還有4公里山路,車輛無法到達,只能徒步前行。民輔警連夜急速步行1個多小時后到達目的地,得知劉某某還未將錢轉出,趕赴現場的民輔警才松了一口氣。

  劉某某稱,自己因資金周轉困難,于是在網頁上搜索到一貸款必過客服并加了對方微信,在該貸款客服的誘導下,劉某某注冊一名為“快貸”的貸款APP。在填入貸款審核相關材料后,因頁面顯示征信問題,貸款初審未過,該名貸款客服要求劉某某購買“快貸”APP上的888元的年會員,并告知劉某某購買年會員后,客服將進行人工審核保證其貸款必過。

  在該客服人員的誘導下,劉某某使用自己的銀行卡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賬戶轉賬888元,后審核未通過。劉某某向該客服說明情況后,該客服又向劉某某提供了另一銀行賬號,要求劉某某再次向該客服提供的銀行卡轉賬,后被烹壩派出所民輔警及時勸阻。

  “你這是遭遇了典型的電信詐騙,千萬不要轉賬了。”民輔警與劉某某耐心溝通,結合真實案例將犯罪分子如何實施詐騙整個套路手法進行剖析說明,在民輔警的苦口婆心勸解下,劉某某才意識到自己被遭受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