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冷宇 楊芮雯

  10月16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在成都舉行。會上,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玉清介紹,今年以來,四川出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36條、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10條,近期又推出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19條政策措施,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全省經濟運行呈現持續恢復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1-8月,四川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其中,投資增長4.3%,消費增長8.2%,規上工業增長6.4%。

  樹牢“川渝一盤棋”意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初見成效。1-9月,248個共建項目完成投資2853.5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84%。10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和35個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等重大功能平臺加快建設。311項“川渝通辦”事項、43項便捷生活行動讓群眾辦事更便利。制定配套政策支持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盆周山區振興發展,縣域經濟底部支撐更加夯實,新增3個全國百強縣,全國百強區縣數量達20個。

  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10個國家大科學裝置已建成6個,全球最深地下暗物質實驗室、世界海拔最高宇宙線觀測站、亞洲最大風洞集群等持續產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國家級創新平臺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取得一批令人振奮的重大科研成果。尤其是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發現人類迄今為止最高能量光子、最亮伽馬射線暴,開啟“超高能伽馬天文學”時代;暗物質實驗室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成為全球深地科學研究“圣地”。此外,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打通了從基礎研究到中試驗證到臨床應用完整創新鏈,成為創新成果轉化示范高地,讓“科技之花”澆灌出“產業之果”。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錨定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主攻方向,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加快建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力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白鶴灘、烏東德水電站投產發電,與溪洛渡、向家壩等6座長江干流上的梯級水電站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項目柯拉光伏電站投產發電、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加快建設,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1.09億千瓦。

  著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更好服務和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行動,依托毗鄰地區合作平臺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打造中老班列全國重要集結中心,開行中歐班列(成都)累計超1.3萬列,進出川大通道總數達44條,綜合保稅區達6個,土耳其總領館開館、獲批在川設立領事機構的國家達23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達456對。

  堅決扛起上游責任,持續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1-9月,2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8.5%,長江沿岸“鳥翔魚躍”成為常態。高質量打造大熊貓和若爾蓋兩個國家公園,加快建設長征、長江、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一批景色美、文化濃、原生態的世界級文旅新地標。

  切實增強民生福祉,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截至8月,四川高校畢業生61萬人,去向落實率87.11%。著力實施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民生工程,成功“掛帥”建設2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獲批建設4個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加快創建綜合類、中醫類、專科類國家醫學中心,獲批建設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個國家公共衛生基地(中心)、3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扎實推進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截至7月底,384個重建項目已開工327個、開工率85.2%。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2022年以來實施以工代賑的項目3914個,吸納21.3萬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發放報酬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