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有一首歌叫“會呼吸的痛”,而有一種疾病則是“不會呼吸的痛”。走路就喘、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并且在冬季較為高發,這種疾病就是慢阻肺——又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咳嗽、咳痰、氣喘是主要癥狀,其中以活動后呼吸困難為主要特征 ,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極大影響,甚至還會出現致殘和致死的情況。

  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據《2022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狀況及重點疾病報告》,四川省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為16.11%,疾病名稱知曉率為22.90%,患病知曉率為1.76%。也就是說,四川省40歲及以上人群中,每100人有16人患慢阻肺,只有23人聽說過慢阻肺這個疾病;每100位患者中只有不到2位知道自己患病。四川疾控慢病所專家和華西專家支招教您辨別和防治。

  談辨別

  活動后“呼吸費力、氣不夠用”要警惕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唐永江表示,慢阻肺的早期癥狀并不典型,有些患者可能并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有些患者可能會發生長期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特別是在活動后感到明顯的氣喘、呼吸困難,也就是“呼吸費力、氣不夠用”。對有些老年患者來說,可能不一定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癥狀,但是會出現活動耐量的下降。

  唐永江表示,如果符合上面這些情況,最好去做常規的肺功能檢查,看看自己是否患上了慢阻肺,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此外,特別是有長期吸煙史的(包括二手煙)、存在職業暴露、長期接觸粉塵的人員(如礦工、油漆工、焊工等)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建議重視肺部健康,每年體檢監測肺功能。

  他表示,慢阻肺會經常出現急性加重,每年1至2次,甚至更加頻繁地“偷襲”。患者因為急性加重而急診或者住院,不僅增加經濟負擔,更嚴重的是,反復急性加重還會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此外,慢阻肺可能還會導致許多并發癥,比如睡眠障礙、自發性氣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和右心衰竭。慢阻肺導致的慢性缺氧,還會引起體內紅細胞代償性增多,全血容量增加,血粘度增高,進而引起頭痛,頭暈,耳鳴,乏力等癥狀,容易并發血栓栓塞。正因為慢阻肺的危害很多,慢阻肺患者尤其要注意遵醫囑服藥,不要感覺癥狀有所緩解就私自停藥。長期用藥不僅能夠緩解癥狀,還能降低急性加重和病程,減少死亡的風險。

  談防治

  接種疫苗可降低風險

  一般鍛煉與呼吸鍛煉相結合

  四川疾控慢病所專家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包括——

  戒煙。吸煙是導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煙可以顯著降低患慢阻肺的風險。唐永江也建議如果實在是戒煙困難,可以到專業正規醫院尋求戒煙幫助,臨床上可對戒煙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甚至使用戒煙藥物,幫助戒煙。

  做好職業防護。慢病所專家介紹,對于從事的職業環境中存在粉塵、化學物質等有害因素,應該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定期更換過濾器等。

  避免空氣污染。避免長時間處于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如霧霾天氣、室內空氣污染,盡量避免使用燃燒燃料取暖、烹飪等,以免產生有害氣體,導致慢阻肺。唐永江補充道,做飯的朋友在烹飪時可以提前打開、遲點關閉抽油煙機。

  堅持鍛煉。適當的鍛煉可增強呼吸肌肉,提高肺功能,有助于預防和治療慢阻肺,建議一般鍛煉與呼吸鍛煉相結合。一般鍛煉:如原地踏步,慢跑等多種形式運動,擴胸、彎腰、下蹲和四肢活動等在內的各種體操活動;另外,還可以進行有氧體力訓練,例如步行、爬斜坡、上下樓梯及慢跑等。開始運動5-10分鐘,每天4至5次,適應后延長至20至30分鐘,每天3至4次,以身體耐受情況為度。呼吸鍛煉:如鼓腹呼吸、縮唇呼吸、呼吸操等,具體動作可以請教專業醫生指導。

  健康飲食。四川疾控慢病所專家提醒,要保持均衡的飲食,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D、蛋白質等,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慢阻肺。“保證食物多樣,葷素搭配,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多吃易消化的高營養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高油高鹽高糖食物。”唐永江說。

  接種疫苗。四川疾控慢病所專家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降低慢阻肺的風險。

  早期診斷和藥物治療。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可以及早發現慢阻肺,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以減輕病情,延緩病情進展。對于已經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治療,如支氣管擴張劑、抗炎藥物等。